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银杏桑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2017-03-18 01:264720佚名花木网

银杏桑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银杏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分布很广。在江浙蚕区普遍为害,幼虫蛀食枝干,轻则影响桑树发育,叶小而薄,重则全株枯死。除桑树外,对多种林木和果树均能为害。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叶黄,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降低工艺价值,严重受害时常整枝、整株枯死,是银杏树的重要蛀干害虫。

1、银杏桑天牛的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26~51mm,体宽8~16mm。体和鞘翅部都为黑色,密被黄褐色绒毛,一般背面呈青棕色,腹面棕黄色,深浅不一。雌虫触角较体稍长,雄虫则超出体长两三节。触角第1、2节呈黑色,从第3节起,每节基部约1/3灰白色,端部黑褐色,头部沿眼后缘有两三行隆起的刻点。前胸背面有横行皱纹,两侧中央各有一刺状突起。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占全翅1/4—1/5强的区域。鞘翅中缝及侧缘,端缘通常各1条青灰色狭边,翅内外端角为刺状突出。

②卵。扁平,长椭圆形,长径5~7mm,横径1~1.5mm,一端细长,略弯曲,乳白色,近孵化时变为淡褐色。

③幼虫。体长60mm左右,圆筒形,乳白色。第1胸节特别发达,硬皮板后半部密生深棕色颗粒小点,其中央夹有3对尖叶状凹陷纹。第3胸节至第7腹节背面各有一长圆形突起,其上密生棕色粒点,第1胸节至第7腹节的腹面也有突起。气门大,椭圆形,褐色

④蛹。体长50mm,纺锤形,淡黄色,第1节至第6节背面各有1对刚毛区,翅芽达第3腹节。

2、银杏桑天牛的生活习性

广东每年发生一代,江浙等省两年一代,在北方二或三年完成一代,以未成熟幼虫在树干孔道中越冬,2~3年一代时,幼虫期长达2年,至第2年6月初化蛹,下旬羽化,7月上中旬开始产卵,下旬孵化。一年一代的地区,越冬幼虫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6月上旬产卵,中旬孵化。成虫于六七月间羽化后,一般晚间活动,喜吃新枝树皮、嫩叶及嫩芽。卵多产在直径10~30mm的1年生枝条上。成虫先咬破树皮和木质部,成“U”字形伤口,然后产入卵粒,多在夜间产卵,每年约产4~5粒,单雌平均产卵100多粒。卵经2周左右孵化,初孵幼虫即蛀人木质部,逐渐侵入内部,向下蛀食成直的孔道,老熟幼虫常在根部蛀食,化蛹时,头向上方,以木屑填塞蛀通上下两端。蛹经20天左右羽化,蛀圆形孔外出。成虫寿命可达80多天,到11月间即少见。

3、银杏桑天牛的防治方法。

①捕捉成虫:在六七月间成虫羽化盛期进行人工捕捉。

②药杀幼虫:幼虫活动期,寻找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将虫粪掏尽,用25%滴滴涕乳剂50倍或80%敌敌畏乳剂300倍液及柴油、煤油,从倒数第二个排粪孔注入,注药后用泥团封闭最下端蛀孔。

③刺杀幼虫:幼虫发生期,用金属丝插人每条蛀道最下蛀孔,刺杀幼虫。

④保护天敌:未孵化的桑天牛卵,多为啮小蜂寄生,应加以保护。

⑤将被害濒死的树木及时连根伐除处理。

举报
收藏 0
银杏古树超小卷蛾的防治
银杏古树超小卷蛾的防治1、在4月份早上9点前人工捕杀成虫。2、人工剪除被害枝并进行集中烧毁,以消灭其间的幼虫,减少危害。3、在4月份成虫羽化盛期前用20%杀灭菊酯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500倍液,喷湿树干和骨干

0评论2022-05-14391

采用人工授粉技术对于提高现在人工栽培的银杏果实产量效果显著
银杏该树也称为公孙树,俗称银杏。它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树种。它是现有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遗迹植物。银杏树的根,叶,树皮和果实对人体健康具有有益作用。具有奇效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药用,观赏和生态价值。银杏

0评论2020-11-22519

银杏嫁接树特点栽培整形修剪技术
银杏嫁接树,也称嫁接银杏树。是通过人工方法,取已结果的银杏树母体组织作供体,嫁接到其他银杏的树体上,达到让受体银杏树提前结果或改良树种的目的,这种嫁接后成活的受体银杏树称银杏嫁接树。嫁接后的银杏树一般

0评论2018-05-1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