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菊小长管蚜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7-03-21 01:463250佚名园林

菊小长管蚜的症状:以若蚜、成蚜危害菊花,群集危害幼茎嫩叶,影响茎叶正常生长发育。到秋后第二次盛发期群集危害花梗、花蕾,开花后还危害花蕊,并进入管状花瓣,严重影响花的质量和观赏价值。

菊小长管蚜的生活习性:菊小长管蚜每年发生10~20代,在温暖地区不发生有性蚜,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在温室或暖房中越冬。到三月初即开始活动繁殖。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繁殖盛期,5月上旬有翅蚜开始上升,5月中旬至为有翅蚜盛发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田间的虫口密度较低,8月初开始回升。9月中旬到10月下旬为第二次繁殖盛期,虫口密度出现第二个峰值。从11月中旬起以无翅孤生雌蚜集中向留种株或菊茬上越冬。

菊小长管蚜的特征:无翅孤生雌蚜体纺锤形,褐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有翅孤生雌蚜体长卵形,触角第三节次生感觉圈为小圆形突起,15~20个,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

菊小长管蚜的防治方法:

1、苗期:喷施50%锌硫磷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2、花期:可喷施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只喷茎叶不喷花和花蕾。

3、土壤防治盆栽菊15~25厘米盆用呋喃丹5克或15%的涕灭威颗粒剂每盆2克,施入土中,覆土后浇水。

举报
收藏 0
菊小长管蚜 菊姬长管蚜防治方法
菊小长管蚜又称菊姬长管蚜,同翅目,蚜科,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食性杂,危害100多种植物。菊小长管蚜以成虫、若虫成群集于嫩梢、嫩叶、花梗和花蕾部,吸食汁液,少数在叶背和花冠内危害。受害部位发生缓慢,叶片卷

0评论2017-01-1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