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毛竹秆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2017-04-13 17:573140佚名苗业网

毛竹秆基腐病危害:毛竹(笋)秆基腐病又称毛竹烂脚病。该病为害轻者影响竹秆材质,重者引起退笋、嫩竹枯萎折倒及下年度出笋。

毛竹秆基腐病症状:毛竹秆基腐病初发病时,在竹笋基部笋箨包被的几节笋壁上出现星星点点紫褐色的病斑。笋箨脱落后,斑点连成小块或不规则的条状斑,褐色或酱紫色,水渍状,有恶臭。5-6月,病部表面满布白色或略呈粉红色的菌丝体及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嫩竹木质化后,病斑停止扩展,中部稍凹陷或纵裂,色泽由酱紫色转为苍白色。9-10月,病斑干枯。

毛竹秆基腐病病原:毛竹秆基腐病是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的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 )。小型分生拖子生于气生菌丝中,成串,卵形。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柱形,星月形或被针形,具长而窄的顶端细胞和带梗的脚胞。大型抱子0-5隔,个别6-7隔。在纯琼脂培养基上产生生、间生或串生的厚垣抱子。

毛竹秆基腐病发生特点:毛竹秆基腐病以病菌在土壤里或带病菌的针、蒲头、根和箨里越冬越夏,具有腐生兼寄生的特性,能寄生在毛竹的活体上。春季沿土表蔓延,从嫩笋表皮的微小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为害。发病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大量出笋期。笋期阴天多雨,竹笋木质化缓慢,发病重;少雨则轻。笋期土壤含水量高或低洼积水,土温低,病情重。土壤含水量低,排水良好,土温高,不易发病。

毛竹秆基腐病防治方法:

1、低凹积水竹林,应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轻病情。

2、清除林内病竹及残体,运出林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3、出笋前,即3月下旬,于竹林内撤生石灰每亩250斤,并浅翻一遍,有防病效果;出笋后,约4月中旬,用15%氟硅酸水剂100倍液,喷洒林地和笋,有保护及治疗作用。

举报
收藏 0
鹅毛竹
鹅毛竹学名:ShibataeachinensisNakai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倭竹族亚族:倭竹亚族属:倭竹属种:鹅毛竹命名者及年代:Nakai,1933。鹅毛竹(学名:Shibatae

0评论2019-11-24880

毛竹烂脚病
毛竹烂脚病分布与危害:毛竹烂脚病危害毛竹。毛竹烂脚病症状:毛竹烂脚病又称基腐病。主要危害当年出土的毛竹嫩竹。新竹基部的小病斑迅速连合成大块状斑。当病斑包围竹秆一圈时,病竹便枯死。轻度发病则竹秆基部留下

0评论2017-04-10508

毛竹枯梢病
毛竹枯梢病分布与危害:发生在福建、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毛竹枯梢病症状:感病后先在主捎或枝条的节叉处出现舌状或梭形病斑,初为淡褐色后变成紫褐色。当病斑包围枝或干一圈时,其上部叶片变黄,纵卷直到枯死脱落

0评论2017-04-10606

毛竹黑叶蜂
毛竹黑叶蜂 学名:Eutomostethus nigritus Xiao 类属:膜翅目叶蜂科分布与危害: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等地。形态特征:毛竹黑叶蜂成虫:雌虫体长7-9 mm。体黑色,有天蓝色光泽。触角黑色,9节,密生黑色绒毛。前

0评论2017-04-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