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大花君子兰枯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7-05-18 21:033350互联网园林花木网

大花君子兰枯斑病的防治方法——大花君子兰枯斑病分布与危害主要为害大花君子兰的叶片。

大花君子兰枯斑病症状: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浅红褐色椭圆形长条斑,病健交界明显,四周组织变黄。后期扩展成不规则大斑块,病部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大花君子兰枯斑病病原:Stagonosporacurtisii(Berk.)Sacc.称水仙壳多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整齐,呈两种形态。一种菌落背面红褐色、正面赭红色,菌落平铺似平绒状。另一种菌落背面墨绿色,正面菌丝蓬松,中间隆起,灰褐色,培养4~5天后,菌落上出现乳红色的分生孢子粘液。分生孢子器扁球形,埋生在表皮下,大小120~180μm,顶部开口。分生孢子梗短圆柱形至棒状,从分生孢子器底层细胞上长出,产孢细胞瓶梗状。分生孢子圆柱形至长椭圆形,大小15~25×5。7(μm),无色,有隔膜1~3个,初不明显,萌发时才明显,分隔处略缢缩或无,含多个大油球。分生孢子萌发时,多从两端或中间长出芽管。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可萌发,加入10%葡萄糖可促其萌发,萌发温限15~30℃,适温为20~28℃,25℃最适。菌丝生长温限10~40℃,适温为25~35℃,28℃最适。菌丝生长pH4—11,适宜pH为pH6—9,最适为pH7。

大花君子兰枯斑病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株上或随病残叶进入土中越冬,翌年春季或秋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棚室中随时都能传播。孢子落到叶片上以后,孢子萌发侵入经几天潜育即发病。温暖多雨的季节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及郁蔽的条件或盆土过湿易发病,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

大花君子兰枯斑病防治方法:

1、发现病叶及时剪除。

2、适当增施钾肥,避免淋水过多,防止湿气滞留。

3、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炭特灵(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乳油7000~8000倍液。

举报
收藏 0
如何防治大花君子兰疫病
如何防治大花君子兰疫病大花君子兰疫病分布与危害:危害大花君子兰。大花君子兰疫病在高湿度持续较长条件下, 叶片和花产生水渍状大片褐色腐烂。病部藏有不易发现的白色霉层, 干燥时病部呈灰褐色。叶柄、花梗染病产生

0评论2017-05-19396

如何防治大花君子兰斑枯病
如何防治大花君子兰斑枯病大花君子兰斑枯病分布与危害:危害大花君子兰。叶片染病初生紫红色隆起小斑点,渐扩展成枯黄色。随病情扩展,病斑变成椭圆形至近方形或不规则形,大小0.8~3cm,与叶面平或略隆起,边缘红褐

0评论2017-05-19387

大花君子兰烂根病的病原症状发病规律就及防治
分布与危害:主要危害大花君子兰的种子、幼苗、成株。症状:在种子、幼苗、成株上均时有发生。播种后由于低温多湿,种子萌发时间拖长,胚根受病菌侵染后,变褐色至灰褐色,凹陷变软、腐烂,有的烂到胚乳,使种子变成

0评论2017-03-2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