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黑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榆树黑斑病分布及危害:榆树黑斑病国内已知北京市及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古、新疆、江苏、安徽等省(区)均有发生;国外如日、英、美等国亦有其分布。当病害发生早且严重时,则引起过早落叶,甚至导致小枝枯死,因而影响树木正常生长。本病在我国危害榆(Ulmus)、榔榆(U.parvifolia)、大果榆(U.macrocarpa)、春榆(U.propinqua)等榆属树种,并能侵染刺榆(Hemiptelea davidii)、大叶榉(Zelkova schnoideriana)。在苏皖地区,以榔榆罹病最为常见。受害也较严重。
榆树黑斑病症状:病害发生在叶上,从早春新叶开放期起,直到晚秋都有发生。苏、皖地区,多于初夏发病,最初在叶子表面形成近圆形乃至不规则形的褪色或黄色小斑,以后病斑扩大,直径3~10mm,边缘不整齐,并在斑内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突起,如同蝇粪,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或经露水湿润,从盘中排出淡黄色乳酪状的分生孢子堆。10~11月间,病斑上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为病原菌的子囊壳,病斑呈疮痂状。每一病叶上的病斑数,由几个到十几个不等,有时几个病斑联合在一起呈不规则形的大斑。
榆树黑斑病病原:病原菌为榆盾孢壳菌[Stegophora oharana(Nishikado et Matsumoto)Petrak,Syn,Gnomonia oharana Nishik.et Matsum.]。子囊壳球形至扁球形,埋生于基物中,直径180~380μm,高120~280μm,黑色,有比较发达的喙状孔口,多偏于子囊壳的一侧。子囊在壳内底部丛生,棍棒形,直或稍弯曲,40~60μm×10~20μm,无色,壁薄,顶端壁厚,中央有沟槽通至孔口,下端有细长的柄,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呈不规则双行排列,双胞,无色,长倒卵形,10×16μm×3.6~6μm。子囊孢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下部细胞很小。分生孢子盘群生于黑色子座组织上,覆盖于角质层下,最后裂开露于叶片上表皮。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至卵形,4.5~8μm×1.5~2.5μm。
本病的另一种病原菌为S.ulmea,其与上一种区别,即子囊孢子一般地比较大,孔口颈部常突破叶表皮露出。
榆树黑斑病发病规律:病原菌的子囊壳于10~11月发育成雏形,而后即以其在落叶中越冬,来年春季子囊和子囊孢子成熟,约在5~6月,由此放散子囊孢子,借风、雨水传播而侵染新叶。7~8月并又形成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继续为害叶片。有人认为病菌也可以菌丝在寄主的休眠芽内越冬,并作为初侵染来源。
本病一般发生于春末夏初。外界温,湿度条件与病害发生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平均气温在20℃以上,降雨量多,湿度大的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榆树黑斑病防治措施:
1、晚秋或初冬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消灭越冬病原。在发病初期,结合林木抚育管理,及时剪除发病较重的枝叶,以减少病菌的再次侵染。
2、在多雨的春季,可实行喷药防治。即于榆树放叶后、子囊孢子飞散前,可用1%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病,每两周一次,连续2~3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施用65%可湿性福美铁500倍液,防病效果亦好。
李叶榆
李叶榆拉丁学名:UlmusprunifoliaChengetL.K.Fu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分布区域:中国湖北西部及四川东部保护级别:濒危(IUCN标准)。李叶榆(学名
0评论2022-03-03443
假春榆
假春榆拉丁学名:UlmuspseudopropinquaWangetLi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种:假春榆分布区域: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保护级别:近危(NT)IUCN标准。假
0评论2022-03-03368
醉翁榆
醉翁榆拉丁学名:UlmusgausseniiCheng别名:毛榆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种:醉翁榆分布区域:安徽滁县命名者及年代:Cheng,1939保护级别:极危(IU
0评论2022-03-03523
小果榆
小果榆拉丁学名:UlmusmicrocarpaL.K.Fu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种:小果榆分布区域:中国西藏东南部(察隅)保护级别:极危(IUCN标准)。小果榆(
0评论2022-03-03398
多脉榆
多脉榆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组:榆组种:多脉榆命名者及年代:Hemsl.,1894中文学名:UlmuscastaneifoliaHemsl.系:黑榆系。多脉榆(学名:Ulmusc
0评论2022-03-03583
杭州榆
杭州榆学名:UlmuschangiiCheng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组:榆组种:杭州榆系:榆系命名者及年代:Cheng,1936。杭州榆(学名:UlmuschangiiCheng)
0评论2022-03-03596
常绿榆
常绿榆别名:滇榆、常绿滇榆拉丁学名:UlmuslanceaefoliaRoxb.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种:常绿榆分布区域:中国云南南部至西部,老挝、缅甸、印度和
0评论2022-03-03785
兴山榆
兴山榆拉丁学名:UlmusbergmannianaSchneid.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分布区域: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徽南部、浙江南部系:榆系。
0评论2022-03-03399
毛枝榆
毛枝榆拉丁学名:UlmusandrossowiiLitw.var.subhirsuta(Schneid.)P.H.Huang,F.Y.GaoetL.H.Zhuo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鼠李目科:榆科属:榆属分布区域:中国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尼泊尔、印
0评论2022-03-02370
阿里山榆
阿里山榆拉丁学名:UlmusuyematsuiHayat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荨麻目科:榆科属:榆属组:榆组种:阿里山榆分布区域:中国台湾保护级别:近危(NT)IUCN标准系:榆系。阿
0评论2022-03-0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