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竹黑痣病的症状及防治

2017-05-31 04:185690互联网苗业网

竹黑痣病的症状及防治——竹黑痣病又称为叶疹病,在产竹区普遍发生。竹子被害后生长衰退,病叶易枯萎脱落,出笋减少。

竹黑痣病症状:竹黑痣病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产生苍白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斑渐变为橙黄至赤色。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疹状隆起、有光泽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子座。其外围有明显的橙黄色的变色圈。病斑可互相联合成不规则形。最后病叶局部或全部变褐枯死。

竹黑痣病病原:竹黑痣病病原为多种黑痣菌(Phyllachora spp.),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苗。

竹黑痣病发生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在病叶中越冬。翌年4-5月子实体成熟,释放子囊孢子,子囊孢于借风雨传播进行危害。病竹发病从近地面的叶片开始,然后逐渐往上蔓延。

竹黑痣病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在早春之际,收集病枝、叶,集中销毁。

②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以促进竹子生长,增强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1-2次。

举报
收藏 0
竹黑粉病的病原症状发生规律及相关防治
竹黑粉病的病原症状发生规律及相关防治——苗业网整理发布,文章仅供参考!竹黑粉病分布与危害:竹黑粉病主要危害竹类。竹黑粉病症状:发病重的竹林影响发笋。笋被害而枯死。病害主要发生在新枝梢上,偶有侵害较

0评论2017-04-14358

毛竹黑叶蜂
毛竹黑叶蜂 学名:Eutomostethus nigritus Xiao 类属:膜翅目叶蜂科分布与危害: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等地。形态特征:毛竹黑叶蜂成虫:雌虫体长7-9 mm。体黑色,有天蓝色光泽。触角黑色,9节,密生黑色绒毛。前

0评论2017-04-10602

竹黑粉病
竹黑粉病分布与危害:竹黑粉病危害竹类。竹黑粉病症状:竹黑粉病发病重的竹林影响发笋。笋被害而枯死。病害主要发生在新枝梢上,偶有侵害较老的茎,也能为害笋。4~5月间竹子新枝生长期,被害嫩枝顶端稍肥大,外部包

0评论2017-04-09658

竹黑痣病
竹黑痣病分布与危害:黑痣病又称为叶疹病,在产竹区普遍发生。竹子被害后生长衰退,病叶易枯萎脱落,出笋减少。竹黑痣病症状:竹黑痣病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产生苍白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

0评论2017-04-0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