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夹竹桃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2017-06-05 21:396990互联网园林花木网

夹竹桃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夹竹桃属夹竹桃科木本植物,以叶、花入药,有毒,具强心利尿、祛痰杀虫之功效,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褐斑病是夹竹桃上重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危害严重。

夹竹桃褐斑病症状: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尖或叶缘出现紫红色小点,扩展后形成圆形、半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上具轮纹。后期中央退为白色,边缘红褐色较宽。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均可长出灰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夹竹桃褐斑病病原:CercosporaneriellaSacc.称欧夹竹桃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深褐色,大小25-125μm。分生孢子梗色浅,粗细不匀,聚集成束状,具隔膜0-3个,不分枝,顶端生有小型孢子痕,大小5-35×3-5(μm)。分生孢子圆筒形,具1-5个隔膜,大小15-50×3-5(μm)。此外,C.nerii-indiciYaman称夹竹桃尾孢,也是该病病原。

夹竹桃褐斑病发病特点:褐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或随落叶留在土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夹竹桃上,萌发的孢子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3-7月发生,苗木生长过密或细弱发病重。

夹竹桃褐斑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不宜栽植过密;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壮苗;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举报
收藏 0
断肠花
断肠花拉丁学名:BeaumontiabrevitubaOliv.别名:断肠花、大果夹竹桃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龙胆目科:夹竹桃科

0评论2023-07-14225

天蓝绣球
天蓝绣球拉丁学名:PhloxpaniculataL.别称:天蓝绣球、锥花福禄考、草夹竹桃、宿根福禄考、福禄考二名法:Phloxpaniculat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管状花目科:花荵科属:天蓝

0评论2021-07-051755

夹竹桃科
夹竹桃科拼音:jiāzhútáokē学名:ApocynaceaeJuss.(1789)界:植物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总门:轮藻总门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亚纲:蔷薇亚纲超目:菊

0评论2019-05-081867

夹竹桃黑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夹竹桃黑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夹竹桃又名柳叶桃、半年红,常绿大灌木,它主要有观赏、工业原料、纺织原料、药用、环保等价值。夹竹桃主要病害有夹竹桃黑斑病、丛枝病、细菌性瘿疣病等,这里主要讲一下夹竹桃的黑斑

0评论2017-06-30603

夹竹桃蚜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夹竹桃蚜虫病的危害及防治夹竹桃蚜虫病形态特征: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无翅孤雌蚜:体长2.3mm,宽1.2mm,呈卵圆形,体黄色,第八腹节有明显斑纹。体表有明显网纹。中额瘤隆起.顶端平;触角有瓦纹,为体长的2/3。

0评论2017-06-30619

夹竹桃黑斑病防治方法
夹竹桃黑斑病防治方法夹竹桃黑斑病症状:病斑发生于叶片的边缘或中部,半圆形或圆形。几个病斑相连时,成波纹状,正反两面都有,正面比背IN颜色深,病斑灰白色或灰揭色,后期病斑产生黑色粉状4层,一般发生在越冬的

0评论2017-01-23509

夹竹桃蚜防防治技术
夹竹桃蚜防防治技术—夹竹桃蚜Aphis nerii Boyer de Fonscolomde又名夹竹桃黄蚜。属同翅目,蚜科。分布于长春、沈阳、包头、太原、宁波、贵阳和乌鲁木齐等地。刺吸为害夹竹桃类植物的新梢和嫩叶,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与

0评论2017-01-1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