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百子莲红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7-06-30 19:534520佚名苗业网

百子莲红斑病的识别与防治朱顶红红斑病。百子莲红斑病分布: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唐山、银川、杭州等地。

百子莲红斑病症状:叶、花梗、花和球茎鳞片均可受侵害。叶和花受害后可发生特征性弯曲或畸形,有时几乎与植株主茎成直角,这是由植株仅在一侧发病,受害组织停止生长造成。花梗和叶片感病后,起初为小的、红色隆起或纵向开裂的斑点;扩大后呈纺锤形或长条形溃疡斑,鲜红色或朱红色,进一步扩大和伸长后,病斑中心变软,褐色并下陷;潮湿时,后期中心出现白色或褐色的菌丝体,或深褐色小点,边缘仍保持明显的红色;病斑宽0.6~1.2厘米,长可达数厘米。受害花梗上的花芽可以正常开放,但花梗受害严重时干枯,不会开花。花瓣和球茎鳞片受害后也发生深棕红色的斑点。百子莲受损伤时都会发生特征性的红色,诊断时将病组织保湿培养,产生深褐色小点并涌出蜡红色颗粒状特征时,就可以确诊为红斑病;反之,则为其他原因引起的反应。

百子莲红斑病病原:主要是由StagonosporacurtisiiSacc.病菌引起病害。StagonosporacurtisiiSacc.称水仙壳多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扁球形,集生或散生,直径140~150微米。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圆筒形,多胞无色,分割处有缢缩,含有大油球,大小19~27×6~8(微米)。

百子莲红斑病发病规律:病菌还危害水仙、文殊兰、君子兰、多种石蒜等石蒜科植物;本病与水仙大褐斑病为同一种病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或在水仙病叶上越冬,如果种植病球就成为第二年浸染源。病菌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因此,与水仙及其他寄主植物相邻种植时有利病害发生和加重危害。杭州报道,3~11月为发病期;5~7月,8月下旬至9月为发病盛期;病害严重程度与雨口多少密切相关;其他发病特点与水仙大褐斑病相同。

百子莲红斑病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及早摘除病茎、病叶;浇水时避免淋浇,或上午浇水,减少水分在叶面滞留时间;避免连作,选取无病球根种植。种植前应除去被害鳞片,不要种植过密。不要与水仙、文殊兰等花卉摆放在一起,也可参考水仙大褐斑病。

2、盆土用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土壤,也可用腐叶土和泥炭土,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每2周施1次肥,相对休眠期的冬季盆土应稍干燥,越冬温度应高于8℃。

3、药剂防治:发病时,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700倍液,防止病害蔓延。或者喷淋27%铜高尚悬浮剂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液。可以隔离染病植株重点治疗或销毁病株,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控制红斑病的蔓延。也可参考水仙大褐斑病。

举报
收藏 0
对对红
朱顶红拉丁学名:Hippeastrumrutilum别称:对对红、百枝莲、孤挺花、百子莲界:植物界科:石蒜科属:朱顶红属分布区域:中国四川、上海等英文名Onthered原产巴西南非学名朱顶红。

0评论2019-01-31920

朱顶红
朱顶红 拉丁学名:Hippeastrum rutilum (Ker-Gawl.) Herb. 英文名:Hippeastrum 拼音:zhū dǐng hóng 别称:朱顶红、柱顶红、孤梃花、华胄兰、百子莲、炮打四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目:

0评论2018-09-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