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一、香石竹立枯病为害症状:又称茎腐病、基腐病。初在近地面的茎基部生暗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后变黑产生粘滑性湿腐或软腐,叶片逐渐变成灰白色;当病部形成环状腐烂时,全株突然萎蔫,引起扦插苗大批死亡。湿度大时,病部或根颈处土表出现蛛丝状菌丝或褐色小菌核。
二、香石竹立枯病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害学名:Tho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病原属担子菌门真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以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为害,通过水流、带菌肥料、带菌土、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 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菊花嫩枝扦插茎组织未木栓化时易发病。
三、香石竹立枯病发病特点: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 2-3年,病菌通过水流、农具传播后直接侵入寄主。播种或栽植过深、温度较高;土壤过湿易诱发本病,露地栽培时也易发病。尤其在温暖多雨季节连作地发病重。
四、香石竹立枯病防治方法
1、苗床或育苗盆消毒。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喷在过好筛的50~60kg基质中,喷后拌匀,用塑料膜覆盖2-3天,然后把基质填回苗床,浇水后扦插或播种。
2、扦插深度以10mm为宜,扦插介质应通透性好,扦插后保持适宜的土壤温湿度,轻浇水,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苗迅速生长,以减轻发病。
3、采用避雨栽培法。
4、扦插或移栽前将Trichoderma viride或T.harzianum称木霉菌营养液倒入圃地土壤中,可有效抑制该病发生。
多头康乃馨
多头康乃馨拉丁学名:Dianthuscaryophyllus别称:多头康乃馨、麝香石竹、香石竹、石竹、康乃馨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石竹目科:石竹科属:石竹属种:康乃馨分布区域:全国。多头康乃馨是多年
0评论2019-11-241572
香石竹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苗期、成株均可染病。初发病时下部的一侧叶片轻微失绿,新枝发育迟缓,嫩枝向一侧歪扭或卷曲,后失绿叶片继续增多,逐渐变黄,茎变软,易折倒;严重时全株失绿、萎蔫乃至枯死。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组织变
0评论2017-07-04483
香石竹瓶霉萎蔫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瓶霉菌萎蔫病在梅雨季节常表现为急性枯死症状。常发生在香石竹定植后40-50天,株高30-40cm时,病株在梅雨间隙期太阳曝晒下,下部叶片先出现褪绿和轻微的萎蔫状,后向上扩展,经7-10天全株枯死。病株根系
0评论2017-07-04452
香石竹细菌性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细菌性立枯病如何防治一、香石竹细菌性立枯病为害症状:病害学名:Erwinia chrysanthemi pv.Dianthicola.病原细菌侵染香石竹维管束,致下部叶片萎蔫变褐,生长不良,使整株失去生机或枯死呈立枯状。9月发病,
0评论2017-07-04460
香石竹疫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疫病的防治方法一、香石竹疫病为害症状: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出现水渍状褐色根腐后枯死。定植后染病主茎和分枝上病部亦呈水渍状,造成病部以上的茎叶呈灰白色枯死。二、香石竹疫病病原菌形态特征:病
0评论2017-07-04431
香石竹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香石竹细菌叶斑病该病又称香石竹渍斑病,主要为害高梁、玉米、豆科、咖啡等作物。病害学名:Pseudomonas woodsii (Smith) Stevens.一、香石竹细菌叶斑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花芽
0评论2017-07-03341
香石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一、香石竹病毒病为害症状:香石竹病毒病已发现香石竹斑驳病毒病(CaMV)、香石竹潜隐病毒病(CaLV)、香石竹环病毒病(CaERV)、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病(CaNFV)和香石竹脉斑驳病毒病(CaVMV)五种。其
0评论2017-07-03396
香石竹杂色花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杂色花的防治方法一、香石竹杂色花为害症状:香石竹杂色花常因单色花质地颜色的不同,有白色、黄色、浅绿色、浅红色等5-6种杂色花类型,且其花瓣的斑纹都不相同,叶部出现斑驳或轻微花叶等症状。香石竹杂色花
0评论2017-07-0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