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镰孢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一、唐菖蒲镰孢基腐病为害症状:又称枯萎病。主要为害球茎。近球茎基部产生黄褐色至浅黑色病变,剖开球茎可见内部维管束变褐,组织也变褐腐烂,有的蔓延到新球茎或子球茎。有的球茎表现为浅表性干腐,致病球茎的地上植株外叶黄化,且渐向内叶扩展,最后整株变褐枯萎。
二、唐菖蒲镰孢基腐病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f.sP.gladioli(Massey)Snyd.etHansen,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座鲜肉色,大小2mm。大型分生孢子具隔膜3-4个,3个隔膜者大小42-46×4.3-4.6(微米)。厚垣孢子平滑,单胞,圆球状,顶生或间生,生在菌丝中的大小为7-12×7-10(微米)菌丝白色棉絮状,菌核多,深蓝色。
三、唐菖蒲镰孢基腐病发病特点:病菌在土壤内或病球茎的苞皮上越冬。条件适宜时无论在贮藏期还是生长期均可侵染或扩展蔓延。田间栽植带病球茎或连作易发病。施用氮肥过多时发病重。
四、唐菖蒲镰孢基腐病防治方法
1、栽植唐菖蒲首先要避免连作,栽植前认真挑选无病球茎,不要把带病球茎栽植到田间去,栽植期间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病穴撒生石灰消毒。
2、收获时选晴好天气挖取球茎,尽快晾干,放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储藏窖内,储藏温度以5℃以下为镰孢菌唐菖蒲专化型大型和小适。
3、栽植前处理球茎,种球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型分生孢子浸泡30分钟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6倍液浸泡后再种植。
4、收获后对充分休眠的有病球茎进行热水消毒。方法是先把球茎放在35℃7天,后置冷水中预浸48小时,再放入0.5%的43%福尔马林液中浸48小时,冲洗干净后置人57℃热水中浸30分钟,取出马上冷却,经充分干燥后放在贮藏窖中贮藏,则可防止贮藏期发病。
唐菖蒲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唐菖蒲细菌性叶斑病为害症状:唐菖蒲细菌性叶斑病又称唐菖蒲细菌性疫病。叶上初生水渍状暗绿色斑,后呈方形至矩形半透明的黄褐色至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致叶片变竭枯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粘液状菌膜,
0评论2017-07-07467
唐菖蒲锈病的防治方法
一、唐菖蒲锈病为害症状:唐菖蒲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后叶两面产生桔红色夏孢子堆,呈疱状突起,大小3mm左右,夏孢子呈粉末状,夏孢子堆出现后约21-42天进入秋末冬初时,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冬孢子堆和冬孢子。二、
0评论2017-07-07475
唐菖蒲枝孢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一、唐菖蒲枝孢叶枯病为害症状:唐菖蒲枝孢叶枯病又称唐菖蒲叶斑病。主要为害叶部,多从叶缘侵人,产生紫红色或褐色条斑,呈云纹状,有的条纹从叶基向上扩展至叶尖,为害重。湿度大时可见橄榄色毛状霉层。二、唐菖蒲
0评论2017-07-07474
唐菖蒲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一、唐菖蒲病毒病为害症状:叶片上现褪绿斑驳,因受叶脉限制常呈多角形,病叶扭曲变窄,花梗、苞叶变小。有时叶片上产生深绿与浅绿相间的斑块状花叶。茎部有时现深绿色斑驳。病株明显变小,黄化,花朵也小,有些品种
0评论2017-07-07442
唐菖蒲灰霉干腐病的防治方法
一、唐菖蒲灰霉干腐病为害症状:唐菖蒲灰霉干腐病主要为害叶、花及地下球茎。叶、花染病初生针头大小水渍状斑点,不久即变为浅褐色、四周赤褐色或褐色的圆形、卵圆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能产生灰白色或褐色霉,花随病
0评论2017-07-07433
唐菖蒲弯孢霉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唐菖蒲弯孢霉叶斑病为害症状为害叶、花、球茎。叶片染病初生角状斑,后沿叶脉扩展为长椭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浅红褐色,具黄绿色晕圈,老病斑上可见同心轮纹,中央生有黑褐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0评论2017-07-07434
唐菖蒲细菌性疮痂病的防治方法
一、唐菖蒲细菌性疮痂病为害症状:唐菖蒲细菌性疮痂病主要为害球茎,也为害叶片和叶鞘。病球茎下半部产生直径约1-5mm病斑,初呈水渍状圆形,灰白色,后变浅褐色至黑色,病斑凹陷,边缘稍隆起呈疮痂状,后深入内部,
0评论2017-07-07426
唐菖蒲杂色花的防治方法
唐菖蒲杂色花的防治方法一、为害症状:叶部出现褪绿斑点,斑点被叶脉包围而呈多角形,随病情扩展,小型斑点变为长条形,病叶扭曲,花朵出现杂色花。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Bean yellow mosaic virus.病毒粒体丝
0评论2017-07-0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