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鸡冠花立枯病的防治技术

2017-07-09 20:424250佚名苗业网

鸡冠花立枯病的防治技术

一、鸡冠花立枯病的为害症状:鸡冠花发病后,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或不整形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边缘较明显,病斑扩大绕茎1周时,茎部以上干枯死亡,一般不折倒,故称为立枯病。早期不易与猝倒病区别。发病初期个别植株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情扩展较缓慢,病程也较长,不象猝倒病染病后马上猝倒。此外立枯病病部常有不大明显的灰白色至灰褐色蛛丝状霉,湿度大时常长出灰褐色或灰白色菌膜,即担子和担孢子,别于猝倒病。

二、鸡冠花立枯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属称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属担子菌门真菌;无性态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RhizoctoniasolaniKuhnAG-4),属半知菌类真菌。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其菌丝形态与一些子囊菌、担子菌非常接近,该菌有菌丝融合现象。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我国已发现并建立了十多个菌丝融合群,据浙江检测其中AC-4菌丝融合群是引起鸡冠花、万寿菊、紫茉莉、雏菊、金盏菊、香石竹、绣球花、广玉兰、四季海棠、女贞苗、杉木苗、银杏苗、U]茶花苗、小叶黄杨等花卉苗木立枯病的优势菌群。立枯丝核菌AC--4菌丝融合群是个重要菌群。寄主广泛,引致多种作物病害。AG-4菌丝融合群的菌株根据菌核形态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盐基序列同源性又分为AG-4HG-I、AC-4HG-Ⅱ两亚群,前者在PDA培养基上形成菌核为暗褐色,后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

立枯丝核菌分为三大群,其中一群是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3个以卜的细胞核,菌丝较大型,直径约6-10um。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质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产生的担子桶形至亚圆筒形,比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一些,担子具3~5个小梗,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X4.5~5.5(um),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在担子上形成2次担子。菌丝融合群不同,在形态、病理、生理和生态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于各融合群的致病特异性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在自然界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明确。

三、鸡冠花立枯病的发病特点: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越冬后的菌丝恢复活动和菌核萌发产生菌丝接触寄主,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长出气生菌丝主动接触寄主或通过水流、农具传播引致再侵染。

四、鸡冠花立枯病的流行动态: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五、鸡冠花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防止育苗盘或苗床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2、育苗盘或苗床药土处理。町选用40%五氯?拌种双粉剂或40%拌种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g,药土处理方法同一串红猝倒病。立枯病单发区单用拌种灵防效不高,需混入等量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用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

3、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000倍液或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或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50%立枯净町湿性粉剂900倍液,每平方米2-3L。立枯病、猝倒病混合发生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平方米2-3L。

4、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利用吴氏猪粪堆肥培养拮抗菌Bacilluscereas进行土壤、种子及繁殖组织处理也町防治该病。此外施用绿色木霉(Trichodermvirida)制剂,也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举报
收藏 0
如何防治鸡冠花沤根病
一、为害症状:鸡冠花、菊花、金鱼草、三色堇、秋海棠、瓜叶菊、含笑、杜鹃、牡丹等幼苗均可发生沤根。沤根又称烂根是育苗期常见病害。主要为害幼苗根部或根茎部。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

0评论2017-07-09401

鸡冠花镰刀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鸡冠花枯萎病为害多种作物,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一、鸡冠花枯萎病为害症状:侵害茎和叶部。叶部受害,初呈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赤褐色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茎上病斑暗褐色,形状不规则,进一步扩展,导致茎秆

0评论2017-07-09554

鸡冠花假尾孢褐斑病的防治技术
一、鸡冠花假尾孢褐斑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生在叶的正背两面,近圆形,大小1.5—7mm,叶面病斑中间褐色至暗褐色或暗灰褐色,边缘围有暗褐色或近黑色细线圈,从叶背观病斑浅褐色。病斑两面均可生淡橄榄色

0评论2017-07-07440

鸡冠花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鸡冠花病毒病的防治方法——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为害烟草、黄瓜、百日草等。一、鸡冠花病毒病为害症状:鸡冠花病毒病染病株系统显症。幼嫩叶片症状明显,叶上呈现褪绿斑驳或花叶,叶片变小,呈蕨叶状或柳叶状;

0评论2017-07-07498

鸡冠花链格孢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鸡冠花链格孢叶斑病为害症状:叶面生黑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1—10mm,边缘略隆起,中间灰褐色似轮纹状,具灰黑色霉状物,初时小圆点中心白色,外圈褐色,大小1mm,后融合成5—18X 5—8 (mm)大斑

0评论2017-07-07449

鸡冠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一、鸡冠花炭疽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生褐色或枯黄小点,后扩展成2—5mm圆形病斑,病斑多时常融合成不规则斑块,严重时占叶面1/4—1/3,造成叶片扭曲或皱缩畸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稍凹陷,后期病部生有

0评论2017-07-07467

鸡冠花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鸡冠花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鸡冠花叶斑病危害症状:叶面生黑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1mm~10mm,边缘略隆起,中间灰褐色似轮纹状,具灰黑色霉状物,初时小圆点中心白色,外圈褐色,大小1mm,后融合成大斑

0评论2017-06-01375

鸡冠花疫病怎样防治
鸡冠花疫病怎样防治——疫病为鸡冠花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主要危害其茎、枝、叶,病害发病率高,发展迅速,能造成花卉大批死亡。鸡冠花疫病危害症状:植株感病后,茎部受害初期感病部位出现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斑点

0评论2017-06-01432

鸡冠花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鸡冠花黑斑病的防治方法鸡冠花黑斑病症状:为害叶片。病斑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12毫米,暗褐色至褐色,后期中央色淡,有轮纹,上生淡黑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病斑连片,

0评论2017-05-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