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叶腐病病症状:主要为害浮贴水面的叶片,病斑形状不定形,有的呈“S”形,有的形如蚯蚓状,褐色或黑褐色,坏死部后期出现白色皱球状菌丝团,后生茶褐色球状的小菌核,发病重的,叶片变褐腐烂,难于抽离水面。
睡莲叶腐病病病原:SclerotiumhydrophilumSacc.称为喜水小核菌(球小菌核),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核球形,椭圆形至洋梨形,初白色,后变黄褐色或黑色,表面粗糙,大小315-681*290-664微米,外层的深褐色细胞大小4-14*3-8微米,内层无色至浅黄色,结构疏松,组织里的细胞大小3-6微米。
睡莲叶腐病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核随病残株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漂浮水面,气温回升后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害叶片,病菌发育适温25-30℃,高于39℃,低于15℃不利发病,夏秋高湿多雨季节易发病。
睡莲叶腐病病防治方法:
1、减少菌源,采收时清除病残株,深埋或集中烧毁。
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常委会、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睡莲目
睡莲目拉丁学名:NymphaealesSalisb.exBercht.J.Presl界:植物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总门:轮藻总门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亚门
0评论2023-06-14209
白睡莲
白睡莲拉丁学名:NymphaeaalbaL.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毛茛目科:睡莲科亚科:睡莲亚科属:睡莲属种:白睡莲命名者及年代:L.,1753。白睡莲 学名:NymphaeaalbaL. 又名欧
0评论2020-04-14392
齿叶睡莲
齿叶睡莲拉丁学名Nymphaealotu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毛茛目科睡莲科属睡莲属种齿叶睡莲变种柔毛齿叶睡莲命名者及年代L.,1753。
0评论2019-05-13839
睡莲属
睡莲属拉丁学名NymphaeaL.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睡莲目科睡莲科属睡莲属种55种。
0评论2019-05-11940
睡莲科
睡莲科拼音shuìliánkē学名NymphaeaceaeSalisb.(1805)界植物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总门轮藻总门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亚纲睡莲亚纲超目睡莲超目目睡莲目科睡莲科
0评论2019-05-081750
睡莲
睡莲 拉丁学名: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1775) 别称:子午莲、茈碧莲、白睡莲 二名法:Nymphaea tetragona 界:植物界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0评论2018-05-3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