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臭椿育苗种植技术

2016-04-08 00:314440佚名苗木

臭椿

臭椿(Ailanthus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它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带。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达到15米的高度。此物种寿命较短,极少生存超过50年。

本种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也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木材黄白色,可制作农具车辆等;叶可饲椿蚕(天蚕);树皮、根皮、果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湿、收敛止痢等效;种子含油35%。本种在北美、欧、亚洲不少城市自行繁殖,成为“杂草树”。

繁殖育苗用种子或根糵苗分株繁殖。

一般用播种繁殖。播种育苗容易,以春季播种为宜。在黄河流域一带有晚霜为害,春播不宜过早。种子千粒重28~32克,发芽率70%左右。播种量每亩3~5千克。通常用低床或垄作育苗。栽植造林多在春季,一般在苗木上部壮芽膨胀成球状时造林进行。在干旱多风地区也可截干造林。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也可直播造林。

种子:翅果,种子采集加工时去杂不必去翅,种子千粒重28-32克,每公斤种子3.2-3.4万粒,发芽率80%左右,种子干藏贮存,发芽力可保持1年。

育苗:早春采用条播。先去掉种翅,用始温40度的水浸种24小时,捞出后放置在温暖的向阳处混沙催芽,温度20-25度之间,夜间用草帘保温,约10天种子有1/3裂嘴即可播种。行距25-30厘米,覆土1-1.5厘米,略镇压,每亩播种量5公斤左右。4-5天幼苗开始出土,每米长留苗8-10株,每亩苗1.2-1.6万株,当年生苗高60-100厘米。最好移植一次,截断主根,促进侧须根生长。臭椿的根蘖性很强,也可采用分根、分蘖等方法繁殖.

栽培管理

臭椿的栽植冬春两季均可,春季栽苗易早栽,在苗干上部壮芽膨大呈球状时栽植成活率最高,栽植时要做到穴大、深栽、踩实、少露头。干旱或多风地带易采用截干造林。臭椿多“四旁”栽植,一般采用壮苗或3~5年幼树栽植,栽后及时浇水,确保成活。

举报
收藏 0
臭椿属
臭椿属拉丁学名:AilanthusDesf.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芸香目亚目:芸香亚目科:苦木科属:臭椿属臭椿属(学名:AilanthusDesf.)是苦木科臭椿属植物,约10种,分布于亚洲

0评论2021-03-22934

红叶椿
红叶椿 别称:红叶臭椿 拉丁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 cv.Hongye 界:植物界 科:苦木 属:臭椿 分布区域:我国的华北、西北、东北大部分地区广泛栽植 类别:落叶乔木类。

0评论2018-05-23574

悬铃木|绒毛白蜡|国槐|银杏|垂柳|合欢|毛白杨|元宝枫|栾树|臭椿苗木前景分析
眼下,全国绿化苗木总量过剩、大规格苗木供应缺乏、区域性种植品种不尽合理、短期又无法改变这种状况的情况下,需要供求双方相互迁就与配合。造林绿化、规划设计部门使用的苗木规格可以小一点,生产单位培育大苗的速度

0评论2017-08-20949

臭椿沟眶象虫害的防治技术
臭椿沟眶象是一种蛀干害虫,鞘翅目,象甲科,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臭椿、千头椿等,尤其是行道树、片林等受害较重,今年唐山市新植的臭椿、千头椿受害严重。臭椿沟眶象成虫为黑色,鞘翅坚厚,上

0评论2017-08-02456

红叶臭椿立枯病防治
红叶臭椿立枯病防治—红叶臭椿立枯病为红叶臭椿常见病害之一。症状:红叶臭椿立枯病主要危害当年生播种嫁接苗或组培苗的茎基部,造成被害部位坏死,植株死亡。防治方法⑴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的鸡粪2000kg或其他厩

0评论2017-03-18325

臭椿皮蛾的防治技术
臭椿皮蛾的防治技术—臭椿皮蛾Eligma narcissus Gramer又名椿皮夜蛾、旋皮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浙江、江苏、四川、湖南、云南和贵州等地。为害臭椿、香樟、香椿、红椿、桃

0评论2017-01-13529

臭椿沟眶象​综合防治
臭椿沟眶象Eucryptorthynchus brandti(Harold)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为害千头椿、臭椿等。幼虫蛀食木质部,造成树木生长势衰弱以至幼树死亡。与此同时还发生沟眶象(E.chinensis)。

0评论2017-01-1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