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地形处理时应考虑的因素

2017-08-21 02:363350佚名苗业网

1、考虑原有地形:自然风景类型甚多,有山岳、丘陵、草原、沙漠、江、河、湖、海等景观,在这样的地段上,主要是利用原有地形,或只须稍加人工点缀和润色,便能成为风景名胜。这就是“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的道理。考虑利用原有地形时,选址是很重要的。有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借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园林分区处理地形:在园林绿地中,开展的活动内容很多。不同的活动,对地形有不同的要求。如游人集中的地方和体育活动场所,要求地形平坦;划船游泳,需要有河流湖泊;登高眺望,需要有高地山岗;文娱活动需要许多室内外活动场地;安静休息和游览赏景则要求有山林溪流等。在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不同分区有不同地形,而地形变化本身也能形成灵活多变的园林空间,创造出景区的园中园,比用建筑创造的空间更具有  生气,更有自然野趣。

3、要有利于园林地面排水:园林绿地每天有大量游人,雨后绿地中不能有积水,这样才能尽快供游人活动。园林中常用自然地形的坡度进行排水。因此在创造一定起伏的地形时,要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保证地形具有较好的自然排水条件。园林中每块绿地应有一定的排水方向,可直接流入水体或是由铺装路面排入水体,排水坡度可允许有起伏,但总的排水方向应该明确。

4、要考虑坡面的稳定性:如果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度的坡面延伸过长时,则会引起地表径流,产生坡面滑坡。因此地形起伏应适度,坡长应适中。一般来说,坡度小于1%的地形易积水,地表面不稳定;坡度介于1% -5%的地形排水较理想,适合于大多数活动内容的安排,但当同一坡面过长时,显得较单调,易形成地表径流;坡度介于5% -10%之间的地形排水良好,而且具有起伏感;坡度大于10%的地形只能局部小范围地加以利用。

5、要考虑为植物栽培创造条件:城市园林用地不尽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通过利用和改造地形,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城市中较低凹的地形,可挖土堆山,抬高地面,以适宜多数乔灌木的生长。利用地形坡面,创造一个相对温暖的小气候条件,满足喜温植物的生长等。

举报
收藏 0
景观和地形处理中的两点原则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景观与地形相协调的原则,遵循景观美学原则,做到顺应自然、返璞归真,从而实现整体景观价值的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景观和地形处理1、景观与地形相协调的原则在景观与地形处理的过

0评论2022-03-14325

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的功能性价值总结
1、地形处理能够通过调整地形高低落差层次的变化来分隔空间,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利用地形高差实现更丰富的绿化层次,不仅美化环境,同时又降低风阻力、降噪等对隔壁环境的干扰。例如市政道路退线绿化带,就是一个对地

0评论2022-03-1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