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阴香树

2015-09-21 23:0746670佚名苗业网

阴香

阴香    学名:Cinnamomumburmanni属樟科,别名:山肉桂、香胶叶、山玉桂、野玉桂树、假桂树、野桂树、野樟树、山桂、香桂、香柴、八角(广东海南)、大叶樟(广东茂名)、炳继树(广东惠东)、桂秧(广东海南苗语)、阿尼茶(云南玉溪)、小桂皮(广西)等。

阴香为常绿高大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内皮红色,味似肉桂。枝条纤细,绿色或褐绿色,具纵向细条纹,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稀对生,卵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5-10.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粉绿色,晦暗,两面无毛,具离基三出脉,中脉及侧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十分凸起,侧脉自叶基3-8毫米处生出,向叶端消失,横脉及细脉两面微隆起,多少呈网状;叶柄长0.5-1.2厘米,腹平背凸,近无毛。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比叶短,长(2)3-6厘米,少花,疏散,密被灰白微柔毛,最末分枝为3花的聚伞花序。花绿白色,长约5毫米;花梗纤细,长4-6毫米,被灰白微柔毛。花被内外两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筒短小,倒锥形,长约2毫米,花被裂片长圆状卵圆形,先端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全长及花药背面被微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2.5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无腺体,花药长圆形,4室,室内向,第三轮雄蕊长2.7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中部有一对近无柄的圆形腺体,花药长圆形,4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三角形,长约1毫米,具柄,柄长约0.7毫米,被微柔毛。子房近球形,长约1.5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长2毫米,具棱角,略被微柔毛,柱头盘状。果卵球形,长约8毫米,宽5毫米;果托长4毫米,顶端宽3毫米,具齿裂,齿顶端截平。花期主要在秋、冬季,果期主要在冬末及春季。

阴香树皮:树皮含挥发油0.2%-0.4%。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cinnamaldehyde),约占77%。此外,还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黄樟醚(safrole)等成分。其树皮、根皮、叶、枝均可入药。味辛、微甘,温。有祛风散寒,温中止痛的功效。用于虚寒胃痛,腹泻,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疖肿毒,外伤出血。

阴香叶:叶含挥发油0.2%-0.3%,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eugenol)和芳樟醇(citronellol)。云南地区的阴香,鲜叶含挥发油0.4%-0.6%,其成分为柠檬醛(citra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香茅醇(citronellol),芳樟醇,黄樟醚(safrole),丁香油酚,樟烯(camphene)及二戊烯(dipentene)等。

阴香产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及福建;生于疏林、密林或灌丛中,或溪边路旁等处,海拔100-1400米(在云南境内海拔可高达2100米)。印度,经缅甸和越南,至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

阴香园林常作绿化树、行道树;叶可作芳香植物原料。亦提供木材。分布于海南,广东、云南等省。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