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 拉丁学名:DalbergiaodoriferaT.Chen 别称: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降香檀、降香、花梨、花梨母 二名法:Dalbergiaodorifer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科:蝶形花科 属:黄檀属 种:降香黄檀 分布区域:原产海南省白沙、东方、乐东、昌江、崖县等地。
海南黄花梨,别名:降香檀、花梨母、花梨、降香,检测报告为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及保亭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海南黄花梨形态特性
海南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可表现出浅黄、深黄、深褐色、紫色。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恰好,不易变形等特点。特别适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当时最佳的木料选择。
海南黄花梨推荐大家看看周默先生的《木鉴》。另外黄花梨的气干密度为0.82~0.94g/cm³。
海南黄花梨特征
一、黄花梨的香味
海黄的香味是一种瘾,让人上瘾的就是它那香味无法像照片那样定格加以诠释,只能想象。黄花梨都具有降香黄檀这个树种独特的香味。
海黄的香味不像沉香香味持久,是一种自然的美,如鲜花会谢去。海南黄花梨香味时有时无,雨天与阴天特别是连雨天会浓些,晴天比较淡,海黄的香味最大的特点是会缠身,过去很久不时的还会飘来阵阵熟悉的香味,这也是海黄的神秘诱人之处,民间流传海黄最香的部分是带有疤瘤的黄黄的根料与树结合部。
二、黄花梨的花纹
海南黄花梨的诱人之处除了香味,就是其流畅的纹路,海黄具有红木的纹路,花梨的底色,其黄底色又是中华民族喜爱的颜色,根据多种资料记载,海南黄花梨具有,鬼脸,鬼眼,狐狸脸,婴儿面,老人头,麦惠纹,虎皮纹,蟹脚纹,蜘蛛脚,山水纹,竹丝纹等纹路,但这些纹路很多木材都具备,只能作为判断真假海黄的一个参考,但海南黄花梨的纹路比其他木材的纹路更加自然,不张不扬,绝对不会艳丽夺目,争哗取宠,这种个性也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
海南黄花梨“鬼脸”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什么样的花纹才是鬼脸呢?这也很难用文字来给大家一个准确形容。不是所有的黄花梨都有鬼脸的,鬼脸很多木材都有比如白酸枝,但海黄的鬼脸鬼眼是有疤瘤形成的,不是纹路,除了鬼脸还有“鬼眼”,也就是相对小的,生长过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树疙瘩,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海黄的花纹有粗有细,但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线花纹居多,偶尔也能见到深褐色或红线花纹(东部黄梨多)。细花纹的材质颜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纹的花纹颜色跟材质颜色色差明显,整体颜色又非常好看,多为西部油梨。
但并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漂亮的花纹,许多老料大料,老料的边脚料做出来的东西就没什么花纹!要么花纹细而浅,要么粗而淡,这些大料的特点就是有如竹丝一样的竹丝纹(也称雨线纹),因此以花纹来判断黄花梨是个误区。凭香味,花纹,也不敢100%判断海黄或者越黄的,黄花梨的材质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黄花梨的花纹中,还有褶皱纹,更漂亮的还有黄花梨瘿木花纹。是海黄在生长过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树疙瘩,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
三、黄花梨的材质
谈海南黄花梨一定要谈海黄的材质,海南黄花梨手摸似婴儿面的手感一直让多少木头玩家与藏家流连忘返,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那是海南黄花梨黄中带有紫红色纹路借助光线形成的紫光,老的海南黄花梨随岁月的沉淀还会形成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海南黄花梨只能打磨,上腊后能更突显其漂亮纹路,但影响其抚摸的手感。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反光感很强,并会随着光线移动形成水波纹。
海南黄花梨气干密度为0.82-1.1/cm3,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理解也是错误的。黄花梨又分为东部的黄梨(颜色发黄)和西部的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的黄梨相对西部的油梨来说材质要轻,作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产于海南岛西部的料子都叫油梨,所以也一般称为海南黄花梨西部料子。但是西部产的料子不一定都是油梨,只有油性密度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算作油梨的。其实这些说法并不是很科学。清·《崖州志》中有过对海南黄花梨的区分的:“花梨、紫红色,…...。气最辛香,有油格、糠格两种。油格者,不可多得。”这里描述的油格就是我们常说的油梨,其实应该叫做油黎,油黎一般是产在海南岛的昌化江流域,笼统地说西部也不科学,这一带产的海南黄花梨含油量高,含油1.5%--3.8%比重大多重于水,也就是能沉水,质地好,稍加打磨抛光就晶莹透亮,荧光特强,呈半透明琥珀状!海南黄花梨油梨的木性最为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扭曲的现象,颜色很深,即使是新料,也跟糠梨的老料差不多,一般为红褐色和褐灰色,这种料子在海南存世量极少,价格也是最贵的,属于海南黄花梨中的搜索上品!
何为“荧光”呢,是对物论物,不尽相同,荧光、金丝还有沉水等常见的形容,都跟材质分不开的。荧光只是一个概念,不必深究。太把荧光当回事也就走进了误区。材质细腻的,反光强烈的,想简单就这么回事。有些人拿木屑泡水来区分海黄越黄,那也是不严谨的,容易误导。但荧光与厚重的黄底是海黄独有的神韵。
海黄和越黄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区别与定义,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使是有关林科部门,暂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那需要太多的经费用来提供大量的木材标本。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来说,这两种木材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玩珠子的人们,要在很小的细节处去观察,这比去分辨大块的木料和家具要难的多,因为他们的某些特征很不明显。但对于初次玩家来说,即使给你提供成千上万个样本,依然是很难分辨出子丑寅卯来。像这样的文章,只能是给大家对这两种木材有一个简单的笼统上的概念,说是两者之间的鉴别,不如说是对两者之间的一个初步了解。林科部门要想把这个事情研究明白,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是简单的几百万块钱经费就能够搞定的。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即所谓的虎皮纹,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四、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越南黄花梨心材直径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黄花梨,我们以前见过的,心材直径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
五、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海南黄花梨的家具辨别
1、黄花梨木本身是中药,有一种中药的“降香”味道。
2、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手感如婴儿面,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
3、有“鬼脸”,“鬼脸”是由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所以人们才叫它“鬼脸”,但不能说是个花梨木都有鬼脸。
4、强光下有紫红色萤光,黄底中透着荧光是从内到外发出是海黄独有神韵。
海南黄花梨的味道:
海南黄花梨中的油梨和糠梨的味道也是有出入的,油梨和油梨,糠梨和糠梨,新料和老料,料尾和料头也是有出入的。有些新料的味道就比较冲一些,有些放了几十上百年的料子就不一样,甘甜醇厚。有些微微的醇香,有些浓郁的香味。而且料子的不同,体现的形状和感觉也是不一样,就好像檀香有奶香味,有玫瑰香味一样,只是产地和时间上都有分别。所以真正的主要是亲自实际的上手真实的材料才是最确保的。
海南黄花梨的生物形态:
黄花梨木,学名,降香黄檀;别名,花梨木黄花梨,是碟形花科黄檀属树种(香枝木类)。树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0.8米。它是国际标准5属8类34种红木之一,用途广泛,其木材价值相当高,是海南特有的珍贵树种,分布于海南岛低海拔的丘陵地区或平原、台地。花梨木心材红褐色或紫红褐色,久则变为暗红色,常含有深褐色条纹,有光泽,具香气。木材纹理交错,自然成形,花纹美观。用花梨木制作出来的家具简洁明快、富丽堂皇,且色泽深沉华美,典雅尊贵,坚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家具还能长久地散发出清幽的木香之气,有提神避邪之说法。
分类:海南黄花梨总体分为黄梨和油梨,材质、色泽、纹路也因品种、生长地域、气候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上好的海南黄花梨让人感觉美不胜收,“此物只应天上有”。
药用价值:降血压,降血脂,芳香性的气味,冠心病,高血压,病痛!中医上用于行气止痛!
中医上叫降香,传统中药,活血化瘀,止血,阵痛!多用于冠心病和跌打损伤的疼痛!
佩戴海南黄花梨佛珠皮肤可以通过汗孔吸收!但是量是微乎其微的!
海南黄花梨的生长环境
海南东部地势开阔,雨水充沛,阳光充足,这里的黄花梨生长比较快,因而材质相对稀疏,花纹大,毛孔粗,而西部属山区,地势高,都是山林,生长在这里的黄花梨,由于树林茂密互相争夺养分,生长缓慢,因此材质也就细密大部分沉水,花纹也因此极其丰富细腻;很多人都知道海南黄花梨珍贵,因为感觉它稀有珍贵,极难成材,越大越好越难得,这只是一方面;海南黄花梨珍贵是贵在它油润通透、光滑如玉的质感,典雅细腻、丰富无比的花纹,无可比拟的强荧光。一般对海南黄花梨材质、纹路做个对比的总结,相对来说:西部的比东部的好,油梨比黄梨好,树头比树干好;再谈谈老料新料,所谓老料就是砍下来存放时间比较久,表皮(白皮)都腐蚀氧化了的材料,新料当然就是刚刚砍下来的材料。在两着中间还有种所谓的干料,就是砍下来存放了几年时间的,表皮还未腐蚀或氧化得很厉害的材料,他们的区别主要就在于材料中的水分含量老料基本是干透了,新料水分较大,干料相对也干了但不透彻,由于水分这点,所以新料的东西容易开裂,干料、老料的东西就比较稳定;还有点就是质感和光泽、花纹,新料新鲜自然有无法比拟的鲜艳花纹,而老料就显得沉稳典雅,但质感和光泽老料有着没法比的效果。
再说说海南黄花梨的价值,除了一般众所周知的药用价值外(花梨粉可做枕芯,药厂直接收购制药),因为海南花梨生长周期长,成材又极难(海南花梨成活易,成材难),其材质密实含油量大,韧性高,做过海黄的木匠师傅一般都知道,只有海南花梨刨出的木花是丝丝若卷的,是做家具的顶级木料,又因其难得,所以明清以来一直是皇家用材的首选,王公贵族纷纷效尤不止,这使得本来缺稀的海黄数百年来几乎被采伐殆尽,现代几乎看不见大材制作的东西就是这个原因了,要不就是文革期间破四旧拆破的老家具拼凑出少量的现代家具,已经极为难能可贵了,动辄价格上百万乃至千万,自80年代初人们的收藏意识,文化意识渐渐复苏,海黄的价格一路飙升,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这不可再生资源的珍稀性和保值性。一件取材老料的作品,其生长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又历经战乱,贫困,贼匪,火燎水浸数十或几百年完整保留,其价值应该等同于文物了。花梨是中国的,海南的,其生长环境艰难周期漫长,却花纹旖旎妖娆材质坚韧不屈,不破不裂,不虫不腐,不于成材艰辛中愈见其我们民族的性格,以材誉人,物我对照,难怪深得人们的喜爱了。
分布范围
黄花梨分布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比如中国海南省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非洲,南美洲等。其中,海南黄花梨不论是材质还是纹理上都是最好的黄花梨,也是得到世界公认的,被中国政府列为一级保护植物。海南黄花梨多生长在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分布区域还有海南昌化江以及南渡江一带,产量极小。
近十年,中国仿古家具的兴起,古典家具作为家居陈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大量的仿古家具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他们去海南买旧料和小料,于是显得原料更加紧张和增值。
中国古人对于材料的看法就是物尽其用,不管是什么木头,只要用对了地方就是最好的。比如紫檀,适合用在礼仪性的陈设上,它具有宁静、沉重的特点,适于镶嵌,所以作为皇家器物是很好的;红木,材料较大,经济实惠,广泛地适用于民间的陈设;鸡翅木适合做文房的家具,它具有优美、沉稳雅致的色泽,木材色调很适合书房里用;楠木不招虫,有香味儿,加工性能好,适合做书斋建筑,因此可以说一木有一用。
海南黄花梨已经枯竭,但还有一部分黄花梨生长在越南,可是关于越南黄花梨书上并没有记载。根据数据分析,是受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没能到越南去考证。据记者考证越南黄花梨,一部分外观是极其接近海南黄花梨的,还有一部分色泽较浅黄,如果使用得当,也可以做出优美的家具。在古代,商人是极有条件通过陆路到越南去采购木材的,因此这样采购会比去海南更加便利,而且植物的生长是不受行政区域划分的,所以完全可以推断中国古代黄花梨的木材有很大可能是出自越南。相信中国古代家具不会因为黄花梨枯竭而走向衰落,相信会有更适合的替代品取代它。
浅谈海南黄花梨鬼脸形成的原因
其实任何木材都拥有“鬼脸”,海南黄花梨生长在海南潮湿的气候中,生长期非常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碗口粗的心材,当它遇到恶劣的生长环境的时候,便会形成特有的节疤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鬼脸”花纹。
这些“鬼脸”花纹在比较其他木材的“鬼脸”花纹则更完整的多,清晰的多,形状也分明的多,因此海南黄花梨就受到了世人所推捧。一个海黄材质的顶箱柜,顶箱柜材质的表面,有着各种动物形状的“鬼脸”,有看上去像孔雀,狮子等等。我们也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种东西也是紫檀等其他材质所不能及的。
海南黄花梨的鬼脸就是黄花梨木的结疤,海南黄花梨中的“鬼脸”,其实就是她的鬼脸纹,它们是天然界给海南黄花梨的恩赐。
海南黄花梨的木质坚硬,色彩从浅到深,所以海南黄花梨鬼脸纹就有着奇特风姿,特别是结疤的地方纹理更加清晰,呈现着美丽的的花纹,看起来更是妖娆。
海南黄花梨的发展简史
清代中期后,随着人们和社会对木材颜色的审美变化,尤其是皇家对深颜色的紫檀、老红木逐渐重视,黄花梨就退出了苏广和北京地区。只是在海南地区、雷州半岛地区被民间制作家具、制作工具、盖房子使用。
由于海南黄花梨稀少,在上世纪前半叶国家禁止采伐,只有小根的木材可以作为药材经营,这样就显得十分珍惜。经过王世襄先生编写《明式家具研究》一书的考证和实地考察,王世襄先生认为中国好的明式家具都是使用海南黄花梨制作。
张德祥说,他了解很多家具商到海南采购,连旧的门窗料、农具料都几乎收购尽了,在这些家具厂商的仓库里面,只能看到像山药一样的弯曲小料,真正能够达到胳臂粗的就算大料了,由此足见海南黄花梨的珍贵。海南黄花梨原产地已经枯竭,旧料也没有了,只剩下场家仓库里的小料。
海南黄花梨已经枯竭,但还有一部分黄花梨生长在越南,可是关于越南黄花梨王世襄先生没有写进书里。张德祥分析,是受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王世襄先生没能到越南去考证。据张德祥考证越南黄花梨,一部分外观是极其接近海南黄花梨的,还有一部分色泽较浅黄,如果使用得当,也可以做出优美的家具。张德祥说,在古代,商人是极有条件通过陆路到越南去采购木材的,因此这样采购会比去海南更加便利,而且植物的生长是不受行政区域划分的,所以完全可以推断中国古代黄花梨的木材有很大可能是出自越南。张德祥认为,中国古典家具的名贵优秀受世人喜爱,不止是因为木材,我们现代人不要堕入拜物主义的泥潭,木材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家具的载体,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木工文化,不管是哪种木材只要使用得当,都可以发扬中国古代家具优秀的文化,张德祥相信中国古代家具不会因为黄花梨枯竭而走向衰落,会有更适合的替代品取代它。
张德祥指出,如果黄花梨没有了,可以买老红木。但是收藏者要注意,不要单纯考虑材料,对古家具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艺术性,工艺决定价格。如果仅仅是材料好,工艺粗糙也不要购买。因为收藏古典家具,买的不是木头,如果是单纯买木头,不如直接架块板子使用。张德祥还打了个比方,例如中国画,最重要是画得怎么样,而不是看墨是否名贵、笔是否好、纸是否好。
张德祥说:一个不大的官皮箱,木材就需要一万多元,而且还是小料拼凑的。两米长独板条案,就需要十万到二十万元。一对老的黄花梨方脚大柜,如果是用整板做的,就要五百万元左右。但是,出现老的卖不过新的,原因在于新家具可以计算价格,从木料到加工费再到利润,所以市场上价格明码标价很高,不过新家具整齐,适合新居室摆放,购买方便;老家具则需要有鉴定技巧,专业知识、还要有特殊的爱好,因此多为好古之人使用。张德祥指出,其实老黄花梨的价格还远远没有到位,老的价格应该比新家具价格高,而且应该是同样新家具基础上加一个零的价格。
海南黄花梨的保养方法
1、防止海南黄花梨被阳光直射和暴晒,以免造成木材龟裂、变形和酥脆。
2、防过度干燥,以避免海南黄花梨木材因干裂而造成变形。
3、防火,海南黄花梨做成的各种木制品,都是易燃之物,需要严格注意防火,以免烧伤、烧毁。
4、防虫蛀防鼠咬,木制品经常会遇到虫蛀和鼠咬的情况,海南黄花梨制品一般非常贵重,这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黄花梨木,学名为降香黄檀木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D.hainanensis.)。黄花梨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
黄花梨还可以制作成手串,气味芳香。很受大众喜爱。海南黄花梨手串的纹理与颜色。一般讲黄花梨是红木的纹理,花梨的底色。那高贵与典雅、稳重与大气完美相结合的花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纹路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以柔和文静之感;又或在生长过程中的不规则的结疤,形成了变化多端的“鬼脸”,但不是所有黄花梨都有鬼脸。黄花梨的颜色始终有着一抹金黄,久之则呈紫红、褐红之色。黄花梨手串纹理清晰,颜色淡雅。
黄花梨木,树种拉丁名为:DalbergiaodorifereT.chen,商品名为:scentedrosewood。产于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
树木特色:檀是名贵的木材,紫檀木为长绿亚乔木,产于印度、东南亚。紫檀以其如锻似玉的质地,细腻致密不规则的蟹爪纹理,沉穆怡静的犀角色泽深博人们尤其是华人的珍爱。其中的金星、鸡血、牛毛紫檀为最上品。原木外形极不规则,且多有空洞,制品难有大件。成器后不上漆、不变形,不易朽,经长期自然氧化成凝重的降黑色泽,可世代相传。明代起即被皇家视为美才,入清后朝廷将紫檀列为宫廷家具制品的首选用材,意欲独占。
紫檀、黄花梨性坚质密。经长期使用器具表面会自然产生酷似角质的润泽外层,即“色浆”。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高贵的家具和木雕用材。紫檀、黄花梨生长缓慢,虽经百年仍粗不盈握,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掠夺性砍伐,至清晚期,原料日益匮乏,现已成凤毛麟角。
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黄花梨木不静不喧,肌理如行云流水,或隐或现,疖疤处圆浑似钱,花纹似“鬼面”尤为珍贵。
详细介绍:黄花梨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省,其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是因为黄花梨木的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适合作各种异形家具,如三弯腿,其弯曲度很大,惟黄花梨木才能制作,其他木材较难胜任。黄花梨木与其他木材的特点比较相近且容易混淆,最主要的是易与花梨纹紫檀混淆。这种花梨纹紫檀木主要产地是两广和海南岛,有的书称之为海南紫檀,也有称为越南檀,因越南及周边国家也生长有这种树。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有屡角的质感。黄花梨木的比重较轻,可能比红木(酸枝木)还要轻工一些,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也就是不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于水面。黄花梨木的纹理很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即为人们常说的“鬼脸儿”。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高档的家具大多是用黄花梨木所制,由于前朝过量采伐而使得清代中期以前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所以后来采用红木代替。从已出版的明清家具资料看,黄花梨木有大材,宽半米、长两米的独板平头案都可以见到。
黄花梨木家具制作产地以苏州为代表,做工规范,精工细做,是典型的苏式家具。另外南方两广及海南岛等地明清时期也生产黄花梨木家具,称之为广作或广式家具,其做工略粗,不及苏式家具精细。花梨纹紫檀木质坚重,比红木的比重还要大,放入水中即沉水底,棕眼较小,呈蟹爪状和牛毛纹状,经打磨后木的表面细嫩得如小儿肌肤。材质比黄花梨优,木的色泽比黄花梨木更深,呈橙红至深琥珀色,也有的花梨紫檀家具的表现由于年代久远而失蜡呈灰褐色。木纹中亦有鬼脸纹,但这些鬼脸纹与黄花梨木纹中的鬼脸纹微有差别,花梨纹紫檀木的鬼脸纹绝大多数呈圆形,有的有眼有嘴,但少见有老人头和老人头毛发的纹理。另外,花梨纹紫檀木锯断面有浓浓的蔷薇花梨味亦是很独特的。
再有,因花梨纹紫檀木生长在大陆,雨水不够充足,木心空洞较多,正所谓十檀九空(心),也是因为木心空洞,所以花梨纹紫檀木很少见有大材。另外有一个很容易识别的特点就是花梨纹紫檀木油质较重,用手指轻轻一刮即起油痕,黄花梨木的木质虽然温润光亮,但没有这么重的油质感。以上几点是花梨纹紫檀木与黄花梨的区别。另外还有一种是草花梨木,产地亦在南方,其木质粗疏,棕眼大,像铁梨木(南方人称为铁梨紫荆木或东荆木)的纹理一样粗糙。木色浅黄至黄,干涩无光泽,亦鬼脸纹,材质比黄花梨木相差甚远,碰到这种木材的家具不用细细研究也容易区分。
瘤体,又称瘿木(影木)。“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瘿木非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北京匠师谓之“瘿子”。此处木材纹理特殊,有旋转的细密花纹,加之少有,是一种珍稀木材。其中以花梨瘿及纹路似画者为最上品。花梨木本身含有杀菌特殊油脂,故很难产生病态,所以花梨木的瘤体可谓贵重之极。
史料记载:花梨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我国广东、广西有此树种,但数量不多,大批用料主要靠进口。据《博物要览》记载:“花梨产交(即交趾)广(即广东、广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器。”《广州志》云:“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和‘花狸’。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琼州志》云:“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
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载:“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书中还指出,海南檀木质比花榈木更坚细,可为雕刻用。按《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所说:“花梨为山梨木之总称,凡非皆本之梨木,其木质均极坚硬而色红,惟丝纹极粗。”
我国自唐代就已用花梨木制作器物。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就有“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的记载。明《格古要论》提到:“花梨木出男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广人多以作茶酒盏。”侯宽昭的《广州植物志》介绍了一种在海南岛被称为花梨木的檀木“海南檀”。海南檀为海南岛特产,森林植物,喜
于山谷阴湿之地。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松,心材红褐色,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刻和做家具之用。
从以上记载可知,所谓花梨木品种当在两种以上,而黄花梨即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中所介绍的“海南檀”。
还有一种与花梨木相似的木种,名“麝香木”。据《诸番志》载:“麝香木出占城、真腊,树老仆淹没于土而腐。以熟脱者为上。其气依稀似麝,故谓之麝香。若伐生木取之,则气劲儿恶,是为下品。泉人多以为器用,如花梨木之类。”
花梨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颜色由浅黄到紫赤,色彩鲜美,纹理清晰而有香味。明代比较考究的家具多为老花梨木制成。新花梨木色赤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
花梨木的这些特点,在制作器物时多被匠师们加以利用和发挥,一般采用通体光素,不加雕饰,从而突出了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给人以文静、柔和的感觉。
这种材料颜色不静不喧,恰到好处,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花梨木颜色从浅黄到紫赤,木质坚实,花纹精美,成八字型,锯解时芳香四溢,中国海南产的花梨木最佳,其显著特点是花纹面上有鬼脸,即树结子为最佳,花粗色淡者为低。另一特点是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黄花梨古无此名,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后来冠之黄花梨,主要是区别当前的所谓“新花梨”,因为海南花梨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砍伐殆尽,所以当前用料多为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进口花梨木,但品种繁多,质次各异,品质相差很大。
特点
1、黄花梨木本身是中药,所以拥有一种中药的“降香”味道。
2、黄花梨木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
3、黄花梨木有鬼脸。所谓鬼脸就是由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所以人们才叫它“鬼脸”,但不能说是黄花梨木都有鬼脸。
4、黄花梨木拥有如萤火虫般的磷光,木屑经浸泡后,水是绿的。
梨木家具
介绍:很长一段时期,对黄花梨家具的认识进入误区,以为明式黄花梨家具大都是明朝生产的。而事实上恰恰相反,黄花梨家具生产的黄金时代是清前期至乾隆这一百多年,嘉庆以后就几乎不再生产。原因是明晚期嘉靖万历两朝,宫廷家具均以漆器为主。华丽的漆制家具占领市场,黄花梨家具显然不是主流。而清式家具由宫廷形成后才进入民间,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人们的想象会有不小差距。因此,不能仅以“明式”、“清式”来断定年代。其实,绝大部分古家具的断代都是由制做手法提炼成“符号”以后综合决定的,了解细微变化,对判定明式家具孰明孰清才颇为重要。
木质的辨识:黄花梨家具木质的辨识困难往往出于三个方面。一是与红木不分。深色黄花梨,要是使用的年头久了,保存状态又不好,乍一看与红木非常像。其实从本质上判定,黄花梨木的木性小,故变形率也小,体轻而温和。把握这点,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二是与草花梨不分。草花梨的出现是由于黄花梨木材断绝,作为补充而在晚清至民国出现于市场的,在硬木中最为低档。其木质粗疏,棕眼过大,色土黄而无光泽;三是与新黄花梨木不分,新材份量也比老材黄花梨木重,木纹含黑线过多而且生硬,因此许多木纹过于漂亮抢眼的反倒是新黄花梨木。
了解黄花梨木的特性,对辨识其材质十分重要。比如黄花梨木有很强的韧性,不像红木那样脆。木匠在施工中辨识黄花梨木和红木十分容易,在刨刃口很薄的情况下,只有黄花梨木可以出现类似弹簧外形一样长长的刨花,而红木只出碎如片状的刨屑,有关这点任何一名硬木木匠都很清楚。 以上是辨识黄花梨木的初级阶段,更重要的是从造型上判断,黄花梨家具盛行的十七、十八世纪,已将黄花梨家具定了位,造型虽千变万化,文人化的本质却非常统一。从本质上理解黄金时代的中国明式家具,再加上对黄花梨木物理性的了解,辨识黄花梨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家具功效:用檀香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材料制成的传统硬木家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能,而且还有独特的药理作用。日常用于防虫的樟脑就取自于樟木,用樟木制作的家具自然也有防虫的作用。而紫檀香气比较淡,但好闻,优雅,沁人肺腑,衣服纳于其间,日久生香。另外,酸枝木和香枝木类也都有一些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对人的身心都有益。当然,对身心最有益的首推海南降香黄檀,俗称黄花梨,亦称“降压木”,原产于我国海南岛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本草纲目》中称为降香,即有降血压、血脂及舒筋活血的作用。海南降香黄檀入药一般情况下是用其木屑,如用木屑泡水,可以降血压、血脂;用木屑填充做枕头更有舒筋活血之功效,尤其适合于老年人使用。用海南降香黄檀制成的家具,如床榻和椅凳之类,对睡眠和养神是最为有益的。
药用价值
药用:
黄花梨药用部分称为花梨格或降香木,主要指其树干和根部的心材部分。该药材气味芳香,味稍苦,烧之香气浓烈并有油流出,加水研磨,药液可治疗各种疼痛,也可磨粉外敷,止痛止血,是极好的镇痛剂。以其心材入药,有香气主治风湿、腰痛、吐血、心胃气痛、高血压等症,又可制作定香剂,是著名香科。
海南黄花梨是极其珍贵的木种之一,是明朝皇家的御用原料。具有独特的香味,在《本草纲目》中对海南黄花梨有着如下记载:海南黄花梨有舒筋活血,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用海南黄花梨木屑填充做成枕头更有舒筋活血之功效。海南黄花梨木屑木粉,有一种神秘的悠悠降香味,会让人上瘾,舒筋活血并改善睡眠!功用:降气散淤、止血定痛。主治1:
(1)治呕吐、心胃气痛、胸胁气滞、血淤疼痛、冠心病、心绞痛。
(2)治吐血,咯血跌打损伤,高血压,煎服3-9克。(摘自《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
主治2:
(1)风湿腰腿病、跌打淤痛、心胃气痛。
(2)跌打损伤。
(3)消化不良。
(4)感冒咳嗽。(摘自《常用中草药手册》)用海南黄花梨木粉或木屑浸水再泡脚有降血压的保健功能。
价格飙升
海南的黄花梨,向来被誉为中国最贵的树。其做成的红木家具,是木材家具中的精品、收藏家们眼中的奇葩,也正成为如今古典家具中的时尚一族。据海南特区报记者了解,在海南省,海南黄花梨的木板价格已涨至9000元一公斤,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黄花梨的价格更高。2011年5月,在北京一次座无虚席的拍卖会上,一位匿名买家以惊人的3220万元人民币高价买走了一张款式简单的黄花梨罗汉床。此次拍卖会上,一对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卖出了23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包括这对椅子在内的80件家具曾在故宫展出。这场拍卖会创下了世界纪录。显然,这种与红木类似的木材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最抢手的商品之一。
为拍卖会展品做出评估的乔浩(音)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过去20年里,黄花梨家具价格上涨了25倍。”乔浩说,全世界只有不到1万件黄花梨家具。这种珍贵木材的供应正在迅速减少。
黄花梨主要产自中国海南岛和越南。大部分这种令人觊觎的热带树木都已被砍伐。
研究黄花梨家具的专家钟平原(音)对法新社说:“黄花梨木密度高、含油量大,能够免受潮湿环境的影响。这种木材的纹理十分漂亮,摸上去就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柔滑。”
钟平原说:“黄花梨木的价格从大约10年前开始飙升。仅在2006年,它的价格就比前一年增长了2倍。自2006年春节以来,价格已经增长了30%。”
购买黄花梨工艺品的热潮表明中国收藏家的“品位有所提高”。过去,他们纷纷抢购一些引人注目的皇室物品,但当前则对一些有着文化气息的藏品更感兴趣。
最精美的黄花梨工艺品出自明朝家具制作鼎盛时期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木匠之手。这些作品可以体现出当时人们极其讲究的生活方式。
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中国艺术品专家克里斯托弗·恩格尔说,“历史上,黄花梨被视为一种价值很高的珍贵木材,专供宫廷、富人和一些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制作家具”。“这令这种本已非常抢手的木材更显珍贵”。
海南黄花梨收藏协会一位副秘书长证实黄花梨木的供应的确正在迅速萎缩,海南岛现存的大部分黄花梨树“直径只有啤酒瓶那么粗”。
中国不断出现的百万富翁急于显示自己新得到的财富,纷纷购买据信十分珍贵的所有物品。这助长了黄花梨价格的飙升,也拉高了皇家古董的价格。
一块3米多长、宽30厘米、厚5厘米的黄花梨木板今天以每公斤4万多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就连黄花梨树根也用来制作杯子、念珠和其他小件物品。
除了博物馆和拍卖行,黄花梨木在其他地方也大受欢迎。据媒体报道,一群小偷在海南岛盗走了用来纪念先祖的黄花梨木祭坛。当地一些传统建筑也因使用黄花梨木修建房梁而遭到破坏。其他一些民居用黄花梨木建造的部分也被急于得手的小偷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