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毛莨 别称:芹叶牡丹、花毛莨花毛莨 拉丁学名:RanunculusasiaticusL.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毛茛目Ranunculales 亚目:毛茛亚目Ranunculineae 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 属:毛茛属Ranunculus 种:花毛莨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
花毛莨学名花毛莨(RanunculusasiaticusL.),又名芹叶牡丹,毛莨科多年生草本,块根纺缍形,常数个聚生根颈部,株高20~40厘米,基生叶片椭圆形,花单生枝顶,花色丰富,有白、黄、水红、大红、紫等,花期4月~5月。花毛茛喜凉爽及半阴环境,忌炎热,既怕湿又怕旱,宜种植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偏碱性土壤。花毛茛原产以土耳其为中心的亚洲西南部和欧洲东南部(地中海沿岸),现世界各国均有栽培。花毛茛是园林应用中较为理想的春季开花植物,既可布置花坛,又可盆栽观赏,还可用于鲜切花生产。
一、花毛莨的形态特征
花毛莨为多年生草本,块根纺缍形,长1.5-2.5厘米,粗不及1厘米,常数个聚生根颈部,株高20~40厘米,基生叶片椭圆形,具长柄,茎生叶无柄,为2回3出羽状复叶,似芹菜叶,花单生枝顶,花色丰富,有白、黄、水红、大红、紫等,花径3厘米~4厘米,花期4月~5月。
二、花毛莨的生长环境
花毛茛喜凉爽及半阴环境,忌炎热,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20℃左右,夜间7~10℃,既怕湿又怕旱,宜种植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偏碱性土壤。
三、花毛莨的分布范围
花毛茛原产以土耳其为中心的亚洲西南部和欧洲东南部(地中海沿岸),法国、以色列等欧洲国家已广泛种植,世界各国均有栽培。
四、花毛莨的栽培技术
(一)、繁殖技术
1、分球繁殖:在休眠期过后,顺其块根的自然裂隙用手掰开,每块根应带部分根茎,栽植时埋人根茎部分覆土要浅,栽后先少浇水,等芽萌动后再增加浇水量。为提高根茎发芽率,可进行预先催芽,具体操作如下:在一小块方块地上堆放约2~4厘米厚的沙土(沙:土=2:1),把种球按株距2厘米排好,上面再覆一薄层细沙,用细眼喷壶喷一遍,10天左右即可露芽,然后再进行移栽。
2、种子繁殖:需预先进行人工低温催芽,将种子浸湿后置于7°C~10°C经20天才可生芽。一般在9月初将培养土浇透水,然后把种子掺沙后均匀撒播到土面上,用塑料薄膜保湿,大约30天出苗。
(二)、栽培方法:无论是地栽或盆栽,都应选通风良好及半荫的环境。秋季栽植前最好用福尔马林消毒,地栽时株距应在10厘米左右,覆土约3厘米。初期不宜浇水过多,以免使块根腐烂,待春季生长旺盛时期可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状态,开花期宜稍干些为好,花前追施1一2次液肥,花后天气炎热,地上部分枯黄后将块根掘起,晾干放置于通风干燥处,以免块根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
1、灰霉病:一经发现及时拔除病株。发病期可半月喷一次1%波尔多液,或800~1000倍多菌灵。
2、白绢病:栽植前对块根消毒,发病期在病株基部撒施消石灰或草木灰,初期以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浇施可杀死病菌。
五、花毛莨的主要价值
花毛茛是园林应用中较为理想的春季开花植物,既可布置花坛,又可盆栽观赏,还可用于鲜切花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