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 拼音:lúwěi 学名:Phragmitesaustralis(Cav.)Trin.exSteud. 界:植物界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纲:百合亚纲 超目:鸭跖草超目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芦苇属 种:芦苇 子叶数:一片子叶。
芦苇Phragmitescommunis,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古时古人用芦苇制扫把。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余亚飞诗称:“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在湖边长的比较多。
一、芦苇的形态特征
芦苇多年生,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8)米,直径1-4厘米,具20多节,基部和上部的节间较短,最长节间位于下部第4-6节,长20-25(40)厘米,节下被腊粉。
芦苇叶鞘下部者短于而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两侧缘毛长3-5毫米,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长30厘米,宽2厘米,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
芦苇是圆锥花序大型,长20-40厘米,宽约10厘米,分枝多数,长5-20厘米,着生稠密下垂的小穗;小穗柄长2-4毫米,无毛;小穗长约12毫米,含4花。颖具3脉,第一颖长4毫米;第二颖长约7毫米。第一不孕外稃雄性,长约12毫米,第二外稃长11毫米,具3脉,顶端长渐尖,基盘延长,两侧密生等长于外稃的丝状柔毛,与无毛的小穗轴相连接处具明显关节,成熟后易自关节上脱落;内稃长约3毫米,两脊粗糙;雄蕊3,花药长1.5-2毫米,黄色;颖果长约1.5毫米。
芦苇染色体2n=36(Tischler1942,Labadie1976a)44,46,48(Hunter1934,Vachova1976),49,50,51,52,54(Avdolov1928,1931),84(Tarnavschi1948),96(Gorenflotetal.1972)。为高多倍体和非整倍体的植物。
二、芦苇的分布范围
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除森林生境不生长外,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常以其迅速扩展的繁殖能力,形成连片的芦苇群落。
中国广布芦苇,其中以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额敏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苇区,是大面积芦苇集中的分布地区。当今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沭阳、浙江、安徽等地。
芦苇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除森林生境不生长外,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常以其迅速扩展的繁殖能力,形成连片的芦苇群落。模式标本采自澳大利亚。
三、芦苇的主要价值
芦苇不仅可造纸,建材等工业原料,根部可入药,有利尿、解毒、清凉、镇呕、防脑炎等功能,除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以外,芦苇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
(一)、经济价值
芦苇杆含有纤维素,可以用来造纸和人造纤维。中国从古代就用芦苇编制“苇席”铺炕、盖房或搭建临时建筑。古代各国都有用芦苇的空茎制造的乐器——芦笛,芦苇茎内的薄膜做笛子的笛膜使用。芦苇穗可以作扫帚,花絮可以充填枕头。
(二)、园林价值
芦苇种在公园湖边开花季节特别美观。在欧洲国家的公园,经常可以看到芦苇优雅的身影。培育出芦苇最新品种。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温、抗倒伏,笔直、株高、梗粗、叶壮,成活率高。能达到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等优点。生命力强,易管理,适应环境广,生长速度快,是景点旅游、水面绿化、河道管理、净化水质、沼泽湿地、置景工程、护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选,为固堤造陆先锋环保植物。
(三)、畜牧价值
芦苇又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量高的作物。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良牧草,饲用价值高.嫩茎、叶为各种家畜所喜食。大多数都作为放牧地利用,也有用作割草地或放牧与割草兼用,往往作为早春放牧地。芦苇草地有季节性积水或过湿,加之是高草地,适宜马、牛大畜放牧。
芦苇地上部分植株高大,又有较强的再生力,以芦苇为主的草地,生物量也是牧草类较高的,在自然条件下,产鲜草3.9-13.9吨/公顷。每年可刈割2-3次。除放牧利用外,可晒制干草和青贮。青贮后,草青色绿,香味浓,羊很喜食、牛马亦喜食。
(四)、药用价值
芦苇为保土固堤植物。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优良饲料;嫩芽可食用,也可做粽子。外面包的叶子花絮可做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适合用于清胃火,除肺热,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2] 《本草纲目》谓芦叶“治霍乱呕逆,痈疽”;《本经道源》记载它有“烧存性,治活衄诸血之功”;除芦叶为末,以葱、椒汤洗净,敷之,可治发背溃烂。
芦花止血解毒,治鼻衄、血崩,上吐下泻。《本草图经》记载它“煮浓汁服,主鱼蟹之毒。”芦苇既是菜肴中佳晶,又能治热血口渴、淋病。《王揪药解》说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本草纲目》记载它能“解诸肉毒”。芦茎、芦根更是中医治疗温病的要药,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古代十四种药物书籍上都有详尽记载。颇为有名的“千金苇”茎,已远销海外。
现代药理证实,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而受到医、药学界的重视。
(五)、工业价值
秆为造纸原料或作编席织帘及建棚材料。
四、芦苇的栽培技术
芦苇生在浅水中或低湿地,新垦麦田或其他水田、旱田易受害。芦苇具有横走的根状茎,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一旦条件适宜,仍可发育成新枝。也能以种子繁殖,种子可随风传播。
芦苇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
芦苇在华北平原白洋淀地区发芽期4月上旬,展叶期5月初,生长期4月上旬至7月下旬,孕穗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穗期8月上旬到下旬,开花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子成熟期10月上旬,落叶期10月底以后。上海地区3月中、下旬从地下根茎长出芽,4-5月大量发生,9-10月开花,11月结果。在黑龙江5-6月出苗,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7-9月形成越冬芽,越冬芽于5-6月萌发,7-8月开花,8-9月成熟。
五、芦苇的植物文化
1、蒹葭
(出自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3、江村晚眺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4、青溪主客歌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门外归来有旌节。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犹挟柯亭月。
山阴主人载雪舟,掀篷系缆青溪头。平生耳热欠一识,若为牵挽行云留。
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马蹄依旧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5、咏芦苇
(余亚飞)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芦苇
芦苇 别名:芦、苇、葭、兼、芦苇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芦竹亚科 属:芦苇属 种:芦苇 命名者及年代:(Cav.)Trin.exSteud.,1841 拼音:lúwěi 中文学名:Phragmitesaustralis(Cav.)Trin.exSteud.。
芦苇(学名:Phragmitescommunis(Cav.)Trin.exSteud.),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米,具20多节。叶鞘下部者短于其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圆锥花序大型,分枝多数;小穗无毛;内稃两脊粗糙;花药黄色;颖果长约1.5毫米。
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
芦苇多种在水边,在开花季节特别漂亮,可供观赏。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一、芦苇的形态特征
芦苇多年生,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8)米,直径1-4厘米,具20多节,基部和上部的节间较短,最长节间位于下部第4-6节,长20-25(40)厘米,节下被腊粉。
叶鞘下部者短于而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两侧缘毛长3-5毫米,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长30厘米,宽2厘米,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
圆锥花序大型,长20-40厘米,宽约10厘米,分枝多数,长5-20厘米,着生稠密下垂的小穗;小穗柄长2-4毫米,无毛;小穗长约12毫米,含4花。颖具3脉,第一颖长4毫米;第二颖长约7毫米。第一不孕外稃雄性,长约12毫米,第二外稃长11毫米,具3脉,顶端长渐尖,基盘延长,两侧密生等长于外稃的丝状柔毛,与无毛的小穗轴相连接处具明显关节,成熟后易自关节上脱落;内稃长约3毫米,两脊粗糙;雄蕊3,花药长1.5-2毫米,黄色;颖果长约1.5毫米。
二、芦苇的产地生境
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除森林生境不生长外,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常以其迅速扩展的繁殖能力,形成连片的芦苇群落。
三、芦苇的栽培技术
由于芦苇田不能翻耕和施底肥,土壤中养分不能完全满足荻苇生长的需要。在芦苇刚进入生长盛期进行施肥。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尿素、磷酸二氢钾、磷肥、钾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丰产露等。进行叶面喷施0.5%的尿素(亩用量1千克)、0.4%的磷酸二氢钾,亩产分别达到1000千克和1100千克,比未喷施的分别提高32%和40%。
建立排灌设施,芦苇虽属喜湿性植物,但也不能长期淹水,以免土层缺氧烂根。因此,芦苇田建设要求排灌设施配套,深沟大渠,使地势低洼易受水淹的苇田可以及时排渍,还可在长江涨水季节导洪引淤,使芦苇田年平均淤泥达5-20厘米厚,连续多年引淤,可抬高芦苇田,降低地下水位,改良土壤,有利于芦苇生长。此外,深沟大渠还可起到防护作用,减少因人畜践踏而造成非正常的芦苇死亡。
芦苇田杂草有159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有8种,特别是鸡矢藤、野大豆、小旋花等危害更为突出,针对芦苇田草苇混生的现实,应采取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除草为辅的防除措施。用2,4-D丁酯乳油30毫升加五氯酚钠755毫升兑水12千克,在4月中旬杂草藤子长到15-33厘米时开始喷药,防效达95%。也可用二甲四氯30毫升兑水15千克或百草敌25毫升兑水15千克喷于杂草上,防效也很好。在进行化学除草的同时,对于少数未杀死的杂草进行人工扯藤,效果更好。
四、芦苇的病虫防治
芦苇主要害虫有荻蛀茎夜蛾和棘禾草螟,这两种虫害一般造成芦苇减产30%左右,严重芦苇田甚至完全无收。为了控制这些虫害,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出发,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适时平地砍割,收光捡净,烧底火和面火,割后浅耙松土冻凌,从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虫源,达到早防。二是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群集危害时,抓紧时间割除枯心苗,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采用各种灯光诱杀。三是根据虫情测报,适时用药防治。采用具有内吸作用,对天敌杀伤小的药剂,重点对“四边”进行喷药,挑治枯心团。由于采取这些措施,使虫口减退率达90%以上。
五、芦苇的主要价值
1、生态:芦苇根茎四布,有固堤之效;芦苇能吸收水中的磷,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苇的叶、茎、根状茎都具有通气组织,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2、经济:芦苇杆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用来造纸和人造纤维。在古代就用芦苇编制“苇席”用作铺炕、盖房。另外古代有种乐器叫做芦笛就是用芦苇的空茎做的。芦苇穗可以制作扫帚,芦苇花的花絮可以用来充填枕头,用途有很多种。
3、园林:芦苇多种在水边,在开花季节特别漂亮。市场上芦苇的新品种有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温、抗倒伏的特点,有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的优点。
4、畜牧:芦苇生物量高,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用作畜牧业,饲用价值较高。家畜喜食芦苇的嫩茎、叶,芦苇地可用作割草地或放牧与割草兼用,适宜马、牛大畜放牧。除放牧利用之外,还可晒制干草和青贮。青贮之后,牧草香味浓。
5、药用:甘,寒,无毒。清热,生津,除烦,止呕,解鱼蟹毒,清热解表。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痈,表热证,解河豚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