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枫杨 拉丁学名:Pterocaryatonkinensis(Franch)Dode 界:植物界科:胡桃科 属:枫杨属 分布区域:云南、贯州等省、越南。
越南枫杨是落叶乔木,高约16-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暗灰色,幼拉黄绿色,被细毛;裸芽具短柄,黄褐色。偶数或稀奇数羽状复叶,长10-18厘米,总柄长2-4厘米,叶轴圆筒状,无翅,黄绿色,被有细毛,小叶纸质,顶端1片常退化,通常2-6对,对生或互生,小叶柄长约1毫米或近于无柄,长椭圆状矩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偏斜,‘长约8-9厘米,宽达2-4J}米,腹酮色光称背叔绿色,脉上微被毛,脉腋有簇生毛,侧脉通常10-16对。
越南枫杨雄花序自叶痕腋内发出,长约6厘米;雌花序长达15厘米。果序长20-30厘米;果实近菱形,长约7毫米,一两侧有狭翅,果翅近于平行,长约1,i-1,5厘米,宽约0,3-0,5厘米,淡黄绿色。花期3--4月;果期7-8月。
一、越南枫杨的形态特征
越南枫杨是落叶乔木,高约16-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暗灰色,幼拉黄绿色,被细毛;裸芽具短柄,黄褐色。偶数或稀奇数羽状复叶,长10-18厘米,总柄长2-4厘米,叶轴圆筒状,无翅,黄绿色,被有细毛,小叶纸质,顶端1片常退化,通常2-6对,对生或互生,小叶柄长约1毫米或近于无柄,长椭圆状矩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偏斜。
越南枫杨长约8-9厘米,宽达2-4J}米,腹酮色光称背叔绿色,脉上微被毛,脉腋有簇生毛,侧脉通常10-16对。雄花序自叶痕腋内发出,长约6厘米;雌花序长达15厘米。果序长20-30厘米;果实近菱形,长约7毫米,一两侧有狭翅,果翅近于平行,长约1,i-1,5厘米,宽约0,3-0,5厘米,淡黄绿色。花期3--4月;果期7-8月。
二、越南枫杨是生长环境
越南枫杨常生于海拔720-1600米的沟边及河岸等。
三、越南枫杨的分布范围
越南枫杨在奉节、峨眉、天全、德昌、一米易等县。
四、枫杨属
云南枫杨、湖北枫杨、华西枫杨、甘肃枫杨、水胡桃、枫杨、越南枫杨。
枫杨属
枫杨属拉丁学名:PterocaryaKunth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胡桃目科:胡桃科属:枫杨属
0评论2023-11-16290
雷氏枫杨
雷氏枫杨,学名:Pterocarya×rehderiana英文名称:RehderWingnut,译为:雷德尔枫杨科:胡桃科 属:枫杨属。雷氏枫杨是落叶乔木,1879年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德裔植物学家AlfredRehder培育成功的杂种枫杨,亲本是
0评论2019-12-02406
甘肃枫杨
甘肃枫杨学名:PterocaryamacropteraBatal.别称:甘肃枫杨、麻柳、水麻柳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胡桃目科:胡桃科属:枫杨属组:水胡桃组种:甘肃枫杨命名者及年代:Batal.
0评论2019-11-07371
华西枫杨
华西枫杨学名:PterocaryainsignisRehd.etWils.别称:华西枫杨、麻杆柳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胡桃目科:胡桃科属:枫杨属组:水胡桃组种:华西枫杨命名者及年代:Rehd.etW
0评论2019-11-07570
湖北枫杨
湖北枫杨学名:PterocaryahupehensisSkan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胡桃目科:胡桃科属:枫杨属组:枫杨组种:湖北枫杨命名者及年代:Skan,1899。湖北枫杨(学名:Pterocarya
0评论2019-11-07537
云南枫杨
云南枫杨拉丁学名:PterocaryadelavayiFranch.二名法:Pterocaryadelavayi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壳斗目科:胡桃科属:枫杨属种:云南枫杨分布区域:产于湖北西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云
0评论2019-11-07700
枫杨的繁殖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枫杨的栽培技术造林技术栽植:造林地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湿润,且不易积水。最好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栽植,如河道边、池塘旁、水库堤坝等。栽植穴的深度和直径40-50cm,穴距3-4m。枫杨在空旷处生长,侧枝发
0评论2018-05-02579
枫杨 枰柳 麻柳 枰伦树 水麻柳 蜈蚣柳
枫杨别名:枰柳、麻柳、枰伦树、水麻柳、蜈蚣柳 拉丁名: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 科类:胡桃科 属类:枫杨属枫杨生态习性: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以温度不太低,雨量比较多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较为适宜。喜
0评论2017-11-07703
枫杨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枫杨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枫杨白粉病危害榛、枫杨、桑、杨、臭椿、栎类、核桃、化香树、冬青、板栗等林木,分布于适生区和栽培地区。感病叶片硬化,引起提早落叶,影响树木生长。枫杨白粉病症状:多发生于叶背,发生
0评论2017-05-1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