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油杉

2019-12-16 21:3011800佚名苗木

油杉   拼音:yóushān   学名:Keteleeriafortunei(A.Murraybis)Carrire   界:植物界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松纲   亚纲:松亚纲   目:松目   科:松科   属:油杉属   种:油杉。

油杉  拉丁学名:Keteleeriafortunei(Murr.)Carr   松科,油杉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1米以上;树皮黄褐色或暗褐色,纵裂或块状脱落;1年生枝红褐色,无毛或有毛,2~3年生小枝灰色或淡黄褐色。叶在侧枝上排列成两列,球果圆柱形,种子有膜质阔翅,种翅中上部较宽,与种鳞近等长。2~3月开花,球果10~11月成熟。

油杉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香港和中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云南及浙江。

油杉树形优雅美观,可作庭园绿化树种。有消肿解毒的作用。

一、油杉的形态特征

油杉是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粗糙,暗灰色,纵裂,较松软;枝条开展,树冠塔形;一年生枝有毛或无毛,干后橘红色或淡粉红色,二、三年生时淡黄灰色或淡黄褐色,常不开裂。油杉叶条形,在侧枝上排成两列,长1.2-3厘米,宽2-4毫米,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窄,上面光绿色,无气孔线,下面淡绿色,沿中脉每边有气孔线12-17条;横切面上面至下面两侧边缘和下面中部有一层连续排列的皮下层细胞,两端角部二至三层;幼枝或萌生枝的叶先端有渐尖的刺状尖头,间或果枝之叶亦有刺状尖头。球果圆柱形,成熟前绿色或淡绿色,微有白粉,成熟时淡褐色或淡栗色,长6-18厘米,径5-6.5厘米;中部的种鳞宽圆形或上部宽圆下部宽楔形,长2.5-3.2厘米,宽2.7-3.3厘米,上部宽圆或近平截,稀中央微凹,边缘向内反曲,鳞背露出部分无毛;鳞苞中部窄,下部稍宽,上部卵圆形,先端三裂,中裂窄长,侧裂稍圆,有钝尖头;种翅中上部较宽,下部渐窄。

二、油杉的生长环境

油杉多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阔叶林中,有时海拔可上达800米。

油杉是阳性树种,喜暖湿气候,在酸性红壤或黄壤中生长良好。分布区地处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边缘,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分布于广西南部海拔较低的低山区。夏秋气温较高,冬春温凉,年平均温17~23℃,极端最低温-3℃,年降雨量1100~1600毫米,春夏雨日多,秋冬干燥。油杉为深根性喜光树种,对土壤适应性广,能在酸性山地土壤(pH值4.5~5)和钙质土上生长,耐干旱瘠薄;在深厚肥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迅速。

三、油杉的生境分布

油杉分布于福建东南部福州、闽侯、闽清、连江、永泰、福清、莆田、长乐、仙游、永春、泉州和南部漳洲、龙海、漳浦、南靖、云霄、诏安,广东东部大埔及广西南部博白、上思等沿海地区。

四、油杉的保护现状

(一)、保护等级

III级已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图谱》。

(二)、物种现状

渐危种。由于人为干扰,破坏严重,成片森林极少。多散生在阔叶林中。

(三)、保护措施

封禁保护,对古树挂牌保护,采种育苗,推广人工造林。

仅存的成片油杉林,多在寺庙附近和风景区,如福州的涌泉寺、莆田的西岩寺,已实行封禁保护。其他各地零散的油杉应尽快给予保护。

五、油杉的繁殖方法

油杉通常用播种繁殖,栽培要点当11月上中旬球果由浅绿色转变为栗褐色时,可采收播种,种子也可用湿沙层积贮藏至次年2月春播,20多天即发芽出土。油杉苗期喜光,但在7、8月间需短期遮荫。幼苗生长缓慢,经移植培育三、四年可供造林用。

油杉萌芽力极强,亦可用萌芽更新恢复成林。

六、油杉的栽培技术

(一)、圃地选择

油杉幼苗耐阴、怕水涝。因此,圃地应选择地势较平坦或略有倾斜易于排灌的半阴、半阳或阴坡地;土壤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呈酸性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壤土;宜选用水田或生荒地。不要选用前茬作物为蔬菜或育过针叶树苗的土地。以减少病虫害。

(二)、细致整地

这是培育壮苗的物质基础。在全垦的基础上起畦,畦的规格:床高15~20厘米,宽约1米,长10~20米,苗床方向可依地形而已,但以南北向为好。床面要求土细、平整。最好做成略呈拱面式的,以利排水。

(三)、施足基肥

油杉育苗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播种前6~10天施放草木灰和钙镁磷肥共同沤过的基肥。施肥量没公顷6~9公斤,磷肥2250~3000公斤,或腐熟的圈肥6~9公斤。基肥和畦面土要均匀。放基肥的同时加入适量的油杉或松树林表土,有利于接种菌根。

(四)、苗木出圃

由于油杉的种子采自天然母树林,母树良莠不一。因此苗木分化较大。全面采取以上育苗技术措施。一年生苗高20~35厘米,二年生苗高40~80厘米,一般来说,高20厘米以上的苗木方能出圃上山造林。

七、油杉的病虫防治

(一)、油杉枝瘤病

1、油杉枝瘤病的症状:油杉枝瘤病的症状特征是在病部出现瘤状肿大。肿瘤近球形或扁球形,常完全包围枝条,大小不等,最大的肿瘤直径可达20cm,表面粗糙,凸凹不平。初形成时呈灰绿色,随着肿瘤的增大和老化,逐渐转呈淡褐色至褐色。病枝肿瘤以上部分,明显表现瘦弱,针叶短小,逐渐枯萎死亡。病部肿瘤的形成,是由于病原菌侵染后刺激受病组织反常增大的结果。观察肿瘤纵剖面,可以见到皮层和木质部均明显增厚,皮层尤为明显。木质部呈浅褐色,纹理呈放射状,从侵染点向肿瘤外部延伸,有时还具有隐约可见的轮纹,颜色略深。增厚的皮层呈褐色至深褐色。

2、油杉枝瘤病的防治措施:结合抚育管理,将主干受害的幼树及时加以清除,对较大植株上染病的枝条也应加以清除。清除工作应在干旱季节进行,清除下来的病枝或主干应集中烧毁。在发病较多的幼林内,必要时可在春末夏初定期喷撒杀菌剂以保护健康幼树。中年以上的油杉林受枝瘤病的影响不大,没有必要采取防治措施。

(二)、油杉矮槲寄生性病害

1、油杉矮槲寄生性病害的症状:油杉矮槲寄生性病害的诊断,主要根据寄生植株的存在。寄生植株脱落后,常在侵入部位的表面留有一个杯状窝,另一个显著症状特征是寄主植物病部常表现丛枝现象。在病株枝干上,寄生物着生处显现纺锤形肿大,由于病部组织的死亡和寄生物的脱落,最后留下溃疡型的肿大部分。立木腐杉菌易从病部伤口侵入,加速病株衰亡。遇有大风天气,病株易从病部析断,油杉矮槲寄生侵染的部位多在树冠中、下部枝条上,病部以上针叶短小,呈黄绿色,病枝顶稍及树冠上部逐渐枯萎死亡。

2、油杉矮槲寄生性病害的防治措施:治油杉矮槲寄生性病害首先应加强林区的经营管理。结合抚育采伐,清除病树病枝,消灭侵染源。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油杉显脉松寄生害

1、油杉显脉松寄生害的症状:油杉显脉松寄生害的诊断主要依据油杉病株上出现的寄生植株,显脉松寄生呈灌木状,寄生在云南油杉枝干上,植株高10~150cm,簇状丛生,常从基部抽发根出条沿寄主枝干表面匍伏延伸。遇有叶痕或伤口,可向内形成新的吸根,向外抽发新的寄生植株。显脉松寄生在形态上与油杉枝叶迥然不同,极易辨认。病株因受寄生物的影响,病部以上针叶变得短小,顶梢逐渐枯萎。寄生物吸根侵入处,寄主枝干木质部因受挤压,纹理扭曲,易折断。

2、油杉显脉松寄生害的防治措施:加强林区的经营管理,结合抚育间伐,及时清理病株上的寄生物。清理工作以在每年2~8月间为宜,避免在果实成熟期清理,造成人为传播。清理病枝时应至少在寄生物着生处以下30cm处加以截除。如果寄生物着生在大枝或主干上,不便截除时,可将寄生物从基部修剪掉,以阻止寄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在清理后的2—3年内连续将寄生物新抽发的寄生植株加以修除。也可在修除寄生植株后,将紧贴寄生物着生处周围的寄主树树皮截除一小部分,以抑制寄生物抽发新植株。

八、油杉的主要价值

(一)、科研

油杉是分布最南的种类,对于研究油杉地理分布及海南岛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价值。

(二)、经济

油杉木材纹理直,结构细,为建筑、家具、船舱、面板等良材。

(三)、生态

油杉树形优雅美观,可作庭园绿化树种。

(四)、药用

1、性味:淡;叶味微酸;性平。

2、功能主治:消肿解毒。主痈疽疮肿。

3、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九、油杉属

黄枝油杉、江南油杉、铁坚油杉、云南油杉、台湾油杉、油杉、海南油杉、矩鳞油杉、柔毛油杉。

举报
收藏 0
矩鳞油杉
矩鳞油杉拉丁学名:Keteleeriafortuneivar.oblonga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杉纲目:松杉目科:松科亚科:冷杉亚科属:油

0评论2023-04-27202

云南油杉
云南油杉学名:KeteleeriaevelynianaMast .别称:蓑衣油杉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杉纲目:松杉目科松科亚科:冷杉亚科属:油杉属种:云南油杉命名者及年代:Mast.,1903。

0评论2019-02-135989

江南油杉
江南油杉学名Keteleeriafortunei(A.Murraybis)Carrière异名KeteleeriacyclolepisFlous别称浙江油杉界植物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总门轮藻总门门木贼门亚门木贼亚门纲松纲亚纲松亚纲目松目科松科 亚科冷杉亚科族冷杉族属

0评论2019-02-081087

柔毛油杉
柔毛油杉拉丁学名:KeteleeriapubescensW.C.Chengamp;L.K.Fu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纲目:松目科:松科属:油杉属种:柔

0评论2018-01-111592

海南油杉
海南油杉拉丁学名:KeteleeriahainanensisChunTsiang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纲目:松目科:松科属:油杉属种:海南油杉命

0评论2017-12-07917

台湾油杉
台湾油杉拉丁学名:Keteleeriadavidianavar.formosana(Hayata)Hayata界:植物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杉纲目:

0评论2017-08-20440

黄枝油杉
黄枝油杉拼音:huángzhīyóushān拉丁学名:Keteleeriadavidianavar.calcarea(W.C.ChengL.K.Fu)Silba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杉纲

0评论2017-08-142957

铁坚油杉
铁坚油杉拉丁学名Keteleeria davidiana (C. E. Bertrand) Beissn. [5]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纲目松目科松科 [1]属油杉属国际

0评论2016-12-0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