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林情

   2020-11-01 苗业网佚名250
核心提示:安徽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林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相继实施“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建设第二次创业、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千万亩森

安徽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林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相继实施“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建设第二次创业、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等一系列林业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以来,安徽林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林长制,创建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大力实施“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面深化林业各项改革,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有力促进了全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安徽林业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地理位置居中,生态区位重要。我省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淮河是我国传统的南北分界线,生态区位重要。拥有皖南、皖西两大重点林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8个、森林公园81个、湿地公园54个、地质公园16个、风景名胜区41个、水利风景区77个,世界文化遗产2项、自然和文化双遗产1项,省级重要湿地52处(包括升金湖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5处)以及100个国有林场、64个国有苗圃。

二是自然条件优越,林业发展基础良好。我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水热条件较好,林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49.33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面积395.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65%,居全国18位;活立木蓄积量2.6145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2186亿立方米,居全国13位。全省湿地总面积104.18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46%,是全国湿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三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我省森林植被水平分布规律明显,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多杨、槐、桐、柏;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多松、杉、栎、竹。全省有木本植物约139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4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有脊椎动物44目137科758种,占全国种数的14.4%,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0种。扬子鳄作为世界濒危物种,其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安徽境内。

四是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明显。近年来,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林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4044.56亿元,较上年增长11.98%。全省已初步形成了苗木花卉、经济林、速生丰产用材林、林产工业、竹产业与森林旅游业等六大主导产业,皖东、皖北林产工业,皖南、皖西森林旅游业,皖中、沿江苗木花卉业等特色林业产业带渐成规模。

五是林业机构更加健全,保护管理有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保留省林业局正厅级建制,作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并增加3个处室,分别是林长制工作处、湿地管理处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处,行政编制增加13名,达到87名。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