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城区

   2021-10-20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354
核心提示:北京市海淀区采取四项举措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绿色空间。一是拓展绿色空间。十三五期间持续深化和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留白增绿、小微绿地、城市森林建设、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新增林地绿地1284公顷。截至2020年底

北京市海淀区采取四项举措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绿色空间。

一是拓展绿色空间。十三五期间持续深化和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留白增绿、小微绿地、城市森林建设、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新增林地绿地1284公顷。截至2020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51.22%,森林覆盖率35.78%。

二是强化资源保护。成立区级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组建野生动物保护处置行动队,加强与社会公益组织和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救护,累计观测野生动物316万余只,救助野生动物342只。

三是突出生态治理。全市首批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试点落户苏家坨镇平原生态造林地块。增加食源、蜜源植物,设置小微集雨湿地、生态保育小区、本杰士堆、生态岛等,营造鸟类和小动物栖息地,丰富生物多样性。截至目前,全区湿地面积达1417.43公顷,划定了自然保护地3处,共3361.8公顷。

四是监测生物物种。辖区内共有野生植物614种,包括水杉、野大豆等国家级保护名录物种;鸟类470种,约占北京市种类数量的近90%;哺乳动物、两栖爬行动物各10余种。近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首次在海淀西部山区被红外相机监测到。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