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有技艺 “编”竹能成“金”

   2016-09-09 567
核心提示:浙江省淳安县大墅镇是传统的竹乡,4.3万亩毛竹矗立在乡间老百姓的房前屋后,对于大墅百姓而言,毛竹和他们就如同鱼和水一般亲近。竹子不仅美化了生态环境,更是老百姓的重

指尖有技艺 “编”竹能成“金”

制竹工艺大赛

浙江省淳安县大墅镇是传统的竹乡,4.3万亩毛竹矗立在乡间老百姓的房前屋后,对于大墅百姓而言,毛竹和他们就如同鱼和水一般亲近。竹子不仅美化了生态环境,更是老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淳安县大力实施秀水富民战略,发展绿道经济,推进乡村旅游,“竹子经济”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大墅林业中心站更是把握住机会,充分发挥本土资源、品牌优势,大力推进竹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以竹富民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创新技术 提升附加值

竹子全身都是宝,被誉为“绿色黄金”“植物之王”。竹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大墅镇竹林主要为材用林、笋材两用林,收益以采伐竹子为主。近两年受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竹材价格不断走低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一部分竹林没人经营,不仅降低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更是使得大墅镇的竹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瓶颈。在全国加快推进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大墅林业中心站的技术人员也始终在如何加快加大竹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寻找突破口。

近年来,大墅林业中心站积极推广“一竹三笋”“无公害栽培”等新技术,并通过省级毛竹示范园区和市级都市示范园区建设,以点带面,为竹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仅仅依靠竹子的种植提高农民收入还不够,大墅林业人继续深挖竹产业,通过竹上、竹中、竹下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大大提高了竹子的附加值,农民也得到增收,同时也为传统竹产业发展向竹文化产业方向转变创造了条件。

指尖技艺 大展竹子魅力

大墅镇不断进行竹文化的宣传,鼓励竹农们积极参与到杭州千岛湖(大墅)毛竹文化节、大墅竹制手工艺品创造、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中,让竹的身影一跃成为活动的主角。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展现了竹子自身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展示了大墅竹匠们精彩的“指尖技艺”,更重要的是让竹农们找到了竹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感受到了竹文化、竹手工艺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大墅镇凤山村,53岁的老竹匠余允省是该镇的竹艺人之一。在去年的大墅镇竹制工艺品大赛中,心灵手巧的他编制的竹篷船一举夺得一等奖,获得了镇里的奖金不说,竹篷船还被镇里的电商放在网上拍卖,很快就被人拍走了。自此,余允省一发而不可收,隔三差五地做竹制手工艺品、老记忆日用品,赚的钱多,人也省力。今年他在“‘大墅底下好乘凉’乡村田园节”上精心编制了一辆全部以竹子为材料的“自行车”,据说最后成交价格足够买好几辆真的自行车了。这让老余对竹工艺品的打制更加充满信心。在他的带动下,大墅越来越多的竹匠们加入了编打竹制品的队伍。竹匠们除了编制竹手工艺品外,还将毛竹枝丫扎成毛竹扫把,实行综合利用,如今效益也很可观,光大墅镇岭干不足百人的高庄自然村就有20多万元的收入。村民王德平算了一笔账,他家光扎扫把一年就有2万余元的收入。竹枝丫不值钱,利用一棵33厘米以上的竹子枝丫可扎两把以上扫把,获得近40元的收入。

森林旅游 享受竹林宁静

除此之外,大墅林业人乘着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东风,在竹产业发展中融入文化元素,发展森林旅游。在岭干村定期举办扎扫把比赛,旅客可参与扎扫把体验;建立桃林彭家庄、中庄竹海摄影基地;到老岭村毛竹基地品竹桶酒等。以“毛竹”为主题特色的竹林农家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少数农家乐甚至开辟一块竹林,供游客在选中的毛竹上刻字作画,实现以“住全竹屋、品全竹宴、喝竹桶酒、听竹涛声、看竹工艺制作”为活动内容的全新旅游模式。前不久,大墅镇还荣获”杭州市十大最美竹乡“称号,慕名前来千岛湖骑行、大峡谷骑行的游客都会到大墅镇西园、上坊、桃林等毛竹林走上一趟。相信以后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里体验万亩竹海的魅力,享受竹林独有的生态与宁静。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墅林业仍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让指尖上的技艺引发竹子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誓将这场美好的“竹”愿继续下去。(淳安县林业局)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