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王集乡银杏古树抢救性保护方案

   2018-01-18 苗业网佚名849
核心提示:蒙城县王集乡银杏古树抢救性保护方案2018年1月13日,应蒙城县林业局邀请,我陪同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安徽农业大学博导束庆龙教授,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安徽农业

 蒙城县王集乡银杏古树抢救性保护方案

蒙城县王集乡银杏古树抢救性保护方案

2018年1月13日,应蒙城县林业局邀请,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园林花卉研究所胡一民教授、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安徽农业大学博导束庆龙教授,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安徽农业大学博导邵卓平教授,与县林业局邵光勇副局长等人一道,赴王集乡移村白果村民组,对该县一级古树——银杏进行现场会诊。

通过实地勘察、现场询问、上树观察、树体检视,初步查明该古树的生存现状,并就该古树目前存在的问题、致危原因、保护和复壮措施等进行了具体讨论,现提出了抢救性保护和复壮技术方案。

一、树木现状

(一)活体部分

1、全株仅东面保留有一个干径30厘米左右的大枝存活,基部有较多的萌条,近年幸存枝条大量结实,当年小枝生长量较小,仅有10—20厘米,表明生长趋于极度衰弱。

2、南部根颈部有数个直径约2—5厘米的萌条,高度1.0—2.0米。

(二)枯死部分

1、西、北、南三个方向的主干树皮大面积剥落,深度腐朽。

2、四个大枝已经做了科学支撑,但大枝树皮剥落严重、腐朽加剧。

3、主干、大枝有较多人为刻字,已经腐朽。

4、主干大枝轮生分杈处有附生小灌木及草本植物,表明该部位有腐朽空洞。

5、主干分杈处西侧,有一个大的腐朽空洞,已经填补水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历史上的火烧是引起生长衰弱的致命原因。

2、迷信剥皮治病,未及时修复,加速古树生长衰弱。

3、幸存枝条超负荷生育,大量消耗树体本身的营养。

4、主干持续深度腐烂,会引发树干主体坍塌,使尚保存的一个大枝无立身之处。

三、 抢救性保护与复壮措施

1、保护好东侧的一个幸存大枝:院内养鸡位置移至其它地方。有树皮的方向(东面)根部土壤进行松土,施入腐熟有机肥(饼肥);对大枝分叉处的基部进行全面清理,包括去除附生的灌木、草本植物;对没有生命力的腐朽部分进行彻底清腐、消毒、密封后,从2-3个方向,用原子粉打底,形成深度3-4厘米、宽度8-10厘米的小沟槽,使雨水、雪水能及时全部排出,不在该处滞留,以免再度引发该部位的木质部深度腐烂。

2、小心呵护南侧根颈抽生的二个小萌条:对于南侧从根蔸萌发的数个小萌条,仅保留二个直立性好、粗壮的、干径3-5厘米的萌条,其余小萌条抹去,萌条下部的细小侧枝也要剪去,增加施肥,促进生长,为培育古树接班后代树干做准备。

3、减少幸存大枝的开花结果:在银杏开花授粉期的3月底,用高压水龙头喷淋大枝上的开花结果短枝,减少其雌球花的授粉几率;对于后来幸存的一些结果枝,及早人工疏果,减少养分消耗,坚持2-3年,必将有力促进树势恢复。

4、幸存大枝吊挂营养液:生长季节给幸存大枝吊挂营养液,补充树体营养,促进长势恢复强劲。

5、清除主干分杈处西侧的水泥填充物:对于主干分杈处西侧的水泥填充物要小心、细致、全部清理干净,对周边进行清腐、消毒处理;对空洞用桐油、石灰、麻丝混合物填补,最外层用环氧树脂密封处理。

6、对木质部外露粗大根系进行防腐处理:对树干基部的木质部外露的粗大根系,进行清腐、消毒后,使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防腐处理,以防粗大根系深度內腐。

7、枯死树干、大枝防腐:对于枯死的主干和大枝,先清除腐朽木渣,再用ACQ木材防腐剂反复涂刷4-5次处理,对于朝天向、易积水的腐朽洞或裂缝,应在清腐、涂刷防腐剂后用原子灰伴泡沫塑料填平(或先喷填发泡剂、再原子灰抺平)。该措施要特别注意不要伤害活体部位和污染土壤。

8、对金属支撑杆的处理:为防止防腐剂腐蚀金属支撑杆,在涂刷防腐剂时,应注意不要将防腐剂淋到金属支撑杆。对于支撑部位,应解开支撑头进行清腐、消毒防腐后,再从新安装到位。

9、护栏开设小门:建议护栏开设小门,以便进出管理。

10、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要小心谨慎,不要再度伤及活体树干、大枝和根系,不要有水泥等碱性物质渗入。

(2)施工期间,始终用大雨布覆盖根系分布范围,避免根系因风吹日晒丧失生命力,或大量雨水进入根部。

(3)切实注意施工人员安全,避免出现意外。

(4)建议施工在冬季至早春季发芽前进行。

(5)施工期间林业与园林局相关技术人员应全程指导,并保留完整记录,每一步拍摄照片存档备查。

(6)施工中如有问题与专家及时沟通。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