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桦(学名:BetulaalbosinensisBurk.)别称红桦、红皮桦,是桦木科,桦木属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淡红褐色或紫红色,小枝紫红色,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顶端渐尖,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雄花序圆柱形,无梗;苞鳞紫红色,果序圆柱形,序梗纤细,果苞中裂片矩圆形或披针形,侧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形,膜质翅宽。
红桦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东部、湖北西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常生于山坡杂木林中。
红桦木材坚硬,结构细密,可作用具或胶合板,树皮可作帽子或包装用。
红桦的形态特征
红桦是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淡红褐色或紫红色,有光泽和白粉,呈薄层状剥落,纸质;枝条红褐色,无毛;小枝紫红色,无毛,有时疏生树脂腺体;芽鳞无毛,仅边缘具短纤毛。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较少宽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重锯齿,齿尖常角质化,上面深绿色,无毛或幼时疏被长柔毛,下面淡绿色,密生腺点,沿脉疏被白色长柔毛,侧脉10-14对,脉腋间通常无髯毛,有时具稀疏的髯毛;叶柄长5-15厘米,疏被长柔毛或无毛。
红桦雄花序圆柱形,长3-8厘米,直径3-7毫米,无梗;苞鳞紫红色,仅边缘具纤毛。
红桦果序圆柱形,单生或同时具有2-4枚排成总状,长3-4厘米,直径约1厘米;序梗纤细,长约1厘米,疏被短柔毛;果苞长47厘米,中裂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顶端圆,侧裂片近圆形,长及中裂片的1/3。小坚果卵形,长2-3毫米,上部疏被短柔毛,膜质翅宽及果的1/2。
红桦的生长环境
红桦是阳性喜光树种,常与针叶树种组成针阔混交林,有时亦为纯林。红桦耐寒,耐旱,少病虫害,适应褐色土壤。在天水小陇山林区红桦天然林群落中,红桦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即在该区域内具有较大的生态适应范围,与伴生树种生态位重叠明显,是森林更新的先锋树种。
红桦的分布范围
红桦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西北和华北的天然林区,是秦岭西段高山次生林区主要的森林建群树种之一。在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约占林区总蓄积量的5%,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地。
“此次四川行所见植物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红桦。
许是先前对白桦的喜爱,在发现红桦的那一刻便喜欢上它。
红干黄叶挺拔高大,衬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于众多植物中醒目靓丽,脱颖而出,这一段路程我的眼光一直追随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