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苗平时应该要怎么施肥

   2018-12-09 苗业网佚名6132
核心提示:一、肥料种类:大叶黄杨种植施肥除化肥外,大型培育基地常用堆肥、厩肥、人尿等有机杂肥,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二、施
一、肥料种类:大叶黄杨种植施肥除化肥外,大型培育基地常用堆肥、厩肥、人尿等有机杂肥,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二、施肥禁忌: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会导致病菌滋生、金龟子等地下害虫大量繁殖,危害大叶黄杨苗,甚至造成培育失败,应避免使用未腐熟有机肥。
三、防治措施:施肥过程中需采取药物防治措施,防止害虫进入肥料;同时要注意各种肥料的合理配合 。
四、肥料选择与配比
化肥: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的特点。在大叶黄杨生长前期,可适量施用氮肥,如尿素,促进枝叶生长,一般每亩用量控制在 5 - 10 公斤;生长中后期,增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和硫酸钾,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木质化,过磷酸钙每亩施 15 - 20 公斤,硫酸钾每亩施 5 - 8 公斤。同时,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针对性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如缺铁时喷施 0.2% - 0.3% 的硫酸亚铁溶液。
有机肥:堆肥、厩肥等有机肥需充分腐熟后施用,腐熟过程中要定期翻动,确保发酵充分。腐熟后的有机肥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一般每亩施用量为 2000 - 3000 公斤。人尿作为有机肥料,需稀释 5 - 10 倍后施用,避免浓度过高烧根。
生物肥:随着绿色种植理念的推广,生物肥在大叶黄杨种植中也逐渐受到重视。生物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增强植株抗逆性。如菌根菌肥能与大叶黄杨根系形成共生体,提高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可在种植时按说明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五、施肥方法
基肥:在种植前或秋季落叶后,结合深翻土壤施入基肥。将有机肥与化肥混合均匀,施入种植穴或条沟内,深度一般为 30 - 50 厘米,然后覆土。基肥的施用可为大叶黄杨全年生长提供长效养分支持。
追肥:生长季节进行追肥,可采用撒施、条施、穴施等方法。撒施时将肥料均匀撒在植株周围,然后结合中耕除草覆土;条施和穴施是在植株根系周围开沟或挖穴,将肥料施入后覆土。追肥次数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月 1 - 2 次。
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具有吸收快、用量少、作用显著等优点。在大叶黄杨生长旺盛期,可叶面喷施 0.3% - 0.5% 的尿素溶液和 0.2% -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 7 - 10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 2 - 3 次,可快速补充植株所需养分,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
六、病虫害防治与施肥结合
土壤处理:在施用有机肥前,可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卵。常用的土壤消毒剂有福尔马林、多菌灵等。将消毒剂按比例稀释后,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土壤,使消毒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药物防治:针对金龟子等地下害虫,可在施肥时将杀虫剂与肥料混合施用,如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用量为 2 - 3 公斤。也可在植株周围撒施毒土,用 50% 辛硫磷乳油 0.5 公斤加适量水,拌细土 25 - 30 公斤制成毒土,均匀撒在植株周围,然后浅锄入土。
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释放捕食性天敌昆虫或施用生物农药。同时,通过合理施肥,增强大叶黄杨植株的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增施钾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
七、施肥注意事项
根据生长阶段施肥:大叶黄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要根据其生长特点合理施肥。幼苗期需肥量较少,以氮肥为主;生长期需肥量增加,要氮、磷、钾配合施用;休眠期需肥量减少,可适当减少施肥次数和用量。
控制施肥量:施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大叶黄杨的生长。施肥过多会导致植株徒长、烧根,甚至引起肥害;施肥过少则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发黄。因此,要根据土壤肥力、植株生长状况和肥料种类等因素,合理控制施肥量。
注意施肥时间:施肥时间应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施肥,以免肥料挥发过快,造成浪费或烧根。同时,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使肥料充分溶解,便于植株吸收。
以上从多方面对大叶黄杨施肥进行了拓展。若你还想了解某个具体环节,或有其他补充需求,欢迎随时告诉我。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园林
  • 佚名
    加关注17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