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杨种植方法介绍

   2019-01-31 苗业网佚名10577
核心提示:意杨种植方法意杨,原产于意大利,其生长迅速、树杆挺直,作为阳性树种,偏好温暖环境以及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对杨树褐斑
意杨种植方法
意杨,原产于意大利,其生长迅速、树杆挺直,作为阳性树种,偏好温暖环境以及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对杨树褐斑病和硫化物具有很强的抗性 。因其树干耸立、枝条开展、叶大荫浓,常被用作防风林、绿荫树和行道树。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意杨的种植方法:
一、繁殖方式
意杨多采用扦插繁殖,选择苗干高 3.6 米以上、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优质壮苗作插干。在意杨苗大量落叶至萌芽前,从平地截取,截面需光滑平整,不留高桩。选留的插干要修除侧枝,并按干粗 0.5 厘米一个级差进行分级,然后以每 20 株或 30 株为一捆,将其放于河中或池塘中浸泡 3 - 7 天,让插干充分吸水,提升扦插成活率 。
二、选地与整地
(一)选地
意杨适宜种植在地下水位 1.5 - 3 米之间的沙壤或轻沙壤土地块。要避开常年低洼积水、重盐碱地(PH 值在 8.5 以上),这些地方不利于意杨生长 。同时,意杨喜光、喜水、喜肥,应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且有良好排水条件的区域。
(二)整地
在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保持在 30 - 40 厘米,以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和保水性。对于排水不佳的低田,需采用深沟高垄、挖沟抬田的方式抬高栽植地面,避免根系因积水而窒息 。
三、栽植要点
(一)栽植时间
意杨栽植的最佳时节是 12 月底前完成规划、开塘冻土,次年 3 月 25 日前完成栽植。此外,也可利用根系冬季不休眠的特性,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一般在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中旬)进行秋季造林,这样能让根系在冬季愈合生根,来年春天新根可及时供应芽的萌发和生长,蹲苗期短且生长量高 。
(二)苗木选择
优先挑选二年根一年干,苗高 4 米以上,根茎 3 厘米以上的大苗。苗木需新鲜、无病虫害(尤其是干部病害)、健壮且无机械损伤。若顶梢木质化程度欠佳、顶芽不饱满,可截梢至饱满的侧芽处 。
(三)栽植密度
培养大径材(30 - 50cm):立地条件好时,轮伐期 10 - 15 年,每亩种植 22 株左右 。
培养中径材(20 - 30cm):立地条件中等,轮伐期 6 - 10 年,每亩约 33 株 。
培养小径材(20cm 以下):立地条件差,轮伐期 5 年以下,每亩 66 株左右 。
圩堤、公路带状林:密度可适当加大,例如单排种植,株距可为 3 - 4 米;双排种植,株行距可为 4×4 米 。
(四)栽植方法
采用 “三埋两踩一提苗” 的方式。先在种植穴内填入 30 - 40 厘米厚的表土,将树苗垂直放入穴中,再填土至三分之二深,踩实;接着继续填土至地面,再次踩实;随后将树苗往上提至合适栽植深度,利于根系舒展 。种植穴要求一米见方,深度要保证苗干栽进土中 80 厘米,以扩大根系纵向分布范围,促进意杨生长。栽后要浇足定根水,若为从外地调入的树苗或本地假植苗,必须将苗木根部在河水中浸泡 12 小时以上,充分吸水后再进行栽植 。栽植前,需剪短过长的侧根,清除伤断根系,修剪上部断枝、病枝及偏枝 。
四、养护管理
(一)土壤管理
林农间作:在行间间作豆类、花生、西瓜等矮秆作物,避免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及丝瓜、扁豆等爬藤类植物,通过耕种代替抚育,疏松土壤,还能增加额外收益 。
中耕除草:每年进行 2 - 3 次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杂草与意杨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 。
(二)施肥管理
幼树期施肥:意杨树苗生长的前 5 年,每年每株施尿素 1 - 2 公斤、过磷酸钙 0.5 公斤。第 2 年开始施肥,第 2 年每株施尿素 0.2 斤,往后逐年增加,第 3 年 0.4 斤、第 4 年 0.6 斤、第 5 年 0.8 斤。施肥时间选在 4 月底 5 月上旬,此时意杨生长高峰即将到来,能更好地吸收养分 。施肥方法采用沟施,沟的位置与树冠投影一致,沟深 20 - 30 厘米,施肥后结合灌水,或在下雨前施肥,促进肥料溶解吸收 。
基肥施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 10 月至冬季期间施基肥,采用穴状深施或普施的方式,以有机肥为主,增强树体抗寒能力,为来年生长储备养分 。
(三)水分管理
干旱时浇水:新植意杨发芽前对干旱敏感,需及时浇水。在生长过程中,意杨不耐长期干旱,干旱会使其生长衰弱,易受病虫侵袭,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干旱季节,需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雨季排水:当土壤含水量过多,尤其是地下水位过高时,意杨根系生长会受到抑制。对于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的林地,要提前开好排水沟,做到深沟高垄,抬高地面,避免积水 。
(四)修剪管理
整形(造林后 1 - 3 年):修除双梢以及上部长势过强、枝距近且易形成 “卡脖子” 的侧枝,其余侧枝保留,以保证树干通直生长 。
修剪:采用 “固定直径修枝法”,当主干直径≥12cm 时,该部位以下的侧枝可全部修除。由下而上,分年修枝,一直修到主干 6 - 8 米处。修剪在落叶后到萌芽前进行,贴树干修枝,不留桩,确保伤口平滑。同时,及时清理萌条 。
五、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溃疡病:多发生在主干中下部,新定植幼树易发病。3 月下旬开始发病,4 - 5 月为高峰期,6 - 8 月减弱,9 月再次发病,10 月后停止,病菌在枝干病斑内越冬。防治时,选用壮苗造林,做到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并及时抚育。加强新栽树木的水分管理,防止干旱脱水,提倡秋栽。对发病树,用多菌灵 50 倍液涂树干;秋季对已感染此病的苗木,喷施 200 倍多菌灵,抑制病斑扩展 。
烂皮病:主要发生于杨树的主干和枝条上,发病后皮层组织腐烂、失水、下陷、龟裂,有酒糟味,病斑有明显黑褐色边缘。防治方法与溃疡病类似,加强树木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对发病部位,可涂抹杀菌剂进行防治 。
(二)虫害防治
毒土撒施法:5 月上旬,用 5% 的辛硫磷颗粒剂 8 公斤,或 40% 的甲基异柳磷乳油 1 公斤与 80 公斤细沙土混合,撒于树冠下或树行内,消灭即将出蛰的幼虫 。
药液蘸根法:5 月,根据树木粗细,选 3 - 4 个小瓶子,倒入杀灭菊脂乳油(树直径粗 1 公分,倒 1 毫升药水,对水 5 毫升),刨出 3 - 4 条根须放入瓶内,瓶口用棉球或化学纸封住,让根须吸收药液,输送到树冠以杀死害虫 。
糖醋诱捕法:5 - 7 月成虫孵化期,用糖 1 份、酒 1 份、醋 4 份、水 16 份配成溶液,放在脚盆内挂在树上,吸引蛾子触水而死 。
灰土干缩法:幼虫初孵期,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将干细土筛成粉状,或用草木灰拌上 300 倍的西维因可湿性粉剂,喷到虫体上 。
药液喷布法:幼虫盛发高峰期,用 25% 的亚胺硫磷乳油或甲胺磷 1000 - 1500 倍液喷药防治,连喷 2 遍,间隔 1 个月喷 1 次 。
通过以上科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意杨的成活率与生长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与经济价值。若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如当地气候条件异常、病虫害出现新症状等,欢迎随时交流,以便为您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园林
  • 佚名
    加关注17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