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养护管理需遵循 “顺应季节特性、满足生长需求” 的原则,不同季节的养护重点差异显著,核心围绕 “水、肥、修剪、病虫害、防寒 / 防暑” 五大关键环节展开。以下是春、夏、秋、冬四季苗木养护管理的详细要点:
一、春季养护(3-5 月):萌芽生长关键期,核心是 “促醒、补水、防倒春寒”
春季是苗木从休眠转向旺盛生长的过渡阶段,根系复苏、新芽萌发,养护重点在于为全年生长打下基础,同时防范低温和早期病虫害。
养护环节 | 具体要点 | 注意事项 |
---|---|---|
水分管理 |
1. 萌芽前浇 “返青水”:土壤解冻后(地温稳定在 5℃以上)及时浇水,浇透但不积水,促进根系苏醒; 2. 新芽萌发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保持表层土壤湿润(含水量 15%-20%),避免干旱导致新芽枯萎。 |
- 忌 “大水漫灌”,尤其是黏性土壤,需防止烂根; - 北方地区避免在 “倒春寒”(晚霜)来临前浇水,防止地温骤降冻伤根系。 |
施肥管理 |
1. 萌芽前施 “催芽肥”:以氮为主的复合肥(如尿素、氮磷钾 15-10-10),灌木 / 乔木可穴施或沟施,草坪 / 花灌木撒施后浇水; 2. 开花类苗木(如樱花、海棠):花后补施 1 次复合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 |
- 避免施 “生肥”(未腐熟的有机肥),防止烧根; - 新植苗木(1 年以内)若根系未恢复,仅浇返青水,暂不施肥。 |
修剪管理 |
1. 休眠期未修剪的苗木(如落叶乔木):萌芽前完成修剪,疏除病弱枝、交叉枝、过密枝,调整树形; 2. 花灌木(如连翘、迎春):花后修剪,剪去残花及花后细弱枝,促进新枝萌发; 3. 常绿苗木:轻剪过密枝、徒长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
- 修剪工具需消毒(如 75% 酒精擦拭),大剪口(直径>2cm)涂抹愈合剂,防止病菌侵入; - 避免过度修剪,保留足够的萌芽枝。 |
病虫害防治 |
1. 预防为主:萌芽前喷施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清除枝干上的越冬病菌(如白粉病、流胶病)和虫卵(如蚧壳虫、蚜虫); 2. 早期防治:蚜虫、红蜘蛛孵化期(4 月中下旬),喷施 10% 吡虫啉 1500 倍液;白粉病初发时,喷施 70% 甲基硫菌灵 1000 倍液。 |
- 石硫合剂需在无风晴天喷施,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 密切观察新芽状态,发现畸形、卷曲及时排查病虫害。 |
其他管理 |
1. 防倒春寒:晚霜来临前,对新植苗木、幼苗可搭建防风障,或喷施 “抗冻剂”; 2. 补植补种:土壤解冻后,及时补植冬季死亡的苗木,选择健壮苗,栽后浇透定根水。 |
- 倒春寒后若新芽受冻,及时剪去受冻部分,补浇 1 次温水,促进恢复; - 补植苗木需带土球,减少根系损伤。 |
二、夏季养护(6-8 月):高温高湿期,核心是 “防暑、控水、防病虫害爆发”
夏季高温(超过 35℃)、多雨,苗木易出现 “干旱缺水”“积水烂根”“病虫害爆发” 等问题,养护重点在于平衡水分、降温防晒、严控病虫害。
养护环节 | 具体要点 | 注意事项 |
---|---|---|
水分管理 |
1. 浇水时间:选择清晨(6-8 点)或傍晚(18-20 点) ,避免正午高温浇水(温差过大易伤根); 2. 浇水量:乔木每 5-7 天浇 1 次,浇透至根系层(深度 30-50cm);花灌木、草坪需频繁补水,保持表层土壤湿润,但忌积水; 3. 排水防涝:多雨天气及时清理排水沟、树穴,避免苗木根系长期积水(超过 24 小时易烂根)。 |
- 浇水时避免水流直冲树干基部,可在树穴周围筑小土埂,防止水土流失; - 新植苗木可覆盖秸秆、地膜,减少蒸发,同时防止土壤板结。 |
施肥管理 |
1. 少施或不施氮肥:高温期氮肥易导致苗木徒长,增加病虫害风险,可施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根系健壮; 2. 叶面补肥:对叶片发黄的苗木,喷施 0.3% 磷酸二氢钾溶液(10-15 天 1 次),补充养分; 3. 忌高温施肥:施肥需在傍晚进行,施后浇水,避免肥料烧伤根系。 |
- 禁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夏季易发酵放热,烧根严重); - 干旱或积水时暂停施肥,待土壤墒情正常后再施。 |
修剪管理 |
1. 疏枝降温:对树冠过密的乔木(如法桐、国槐),疏除部分内膛枝、下垂枝,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树冠温度; 2. 花后修剪:夏季开花苗木(如紫薇、木槿),花后剪去残花及花下 1-2 节枝条,促进下次开花; 3. 控制徒长:对徒长枝(长度超过 50cm、节间长),短截 1/3-1/2,避免消耗过多养分。 |
- 修剪后及时清理剪下的枝叶,避免堆积在根部(易滋生病菌); - 高温期修剪不宜过重,防止叶片过少导致蒸腾失衡。 |
病虫害防治 |
1. 虫害重点:美国白蛾(7 月暴食期)、天牛(成虫羽化期)、红蜘蛛(高温干旱易爆发); - 美国白蛾:人工摘除网幕,喷施 25% 灭幼脲 3 号 2000 倍液; - 天牛:人工捕杀成虫,树干喷施 20% 啶虫脒 200 倍液; - 红蜘蛛:喷施 15% 哒螨灵 1500 倍液; 2. 病害重点:褐斑病、炭疽病(多雨高湿易爆发),喷施 70% 代森锰锌 1000 倍液 + 70% 多菌灵 1000 倍液,7-10 天 1 次,连喷 2-3 次。 |
- 化学防治需在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段喷施(药剂易挥发,且易灼伤叶片); - 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
其他管理 |
1. 防晒降温:新植苗木、弱阳性苗木(如桂花、茶花),搭建遮阳网(遮光率 50%),避免叶片灼伤; 2. 支撑加固:夏季多暴雨大风,对高大乔木(尤其是新植苗)检查支撑,及时加固,防止倒伏; 3. 杂草清除:及时拔除树穴、草坪内的杂草,避免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可结合中耕松土(深度 5-10cm),改善土壤透气性。 |
- 遮阳网需离苗木冠幅 20-30cm,避免紧贴叶片(易导致叶片腐烂); - 中耕时避免损伤苗木表层根系(尤其是花灌木)。 |
三、秋季养护(9-11 月):生长减缓期,核心是 “养根、储肥、防早霜、清园”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苗木从生长转向休眠,根系进入 “二次生长高峰”,养护重点在于积累养分、保护根系、清理病虫害源,为越冬做准备。
养护环节 | 具体要点 | 注意事项 |
---|---|---|
水分管理 |
1. 浇 “壮根水”:9-10 月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生长(根系生长适温 15-20℃),为越冬储存水分; 2. 浇 “封冻水”:11 月上中旬(土壤夜冻昼化前),一次性浇透封冻水,形成冻土层,保护根系免受低温冻伤; 3. 控水防徒长:10 月下旬后减少浇水,避免苗木贪青徒长,降低抗寒能力。 |
- 封冻水需在晴天中午浇水,确保水分能渗透到根系层(避免结冰后根系缺氧); - 沙质土壤需提前浇封冻水(保水性差),黏性土壤可适当延后(防止积水结冰)。 |
施肥管理 |
1. 施 “越冬肥”:9-10 月施腐熟的有机肥(如羊粪、堆肥)+ 磷钾肥,乔木穴施(距树干 1.5-2 倍胸径处),灌木撒施后翻土; 2. 忌施氮肥:秋季施氮肥易导致新梢未木质化就受冻,影响越冬。 |
- 有机肥需充分腐熟,避免未腐熟的肥料在冬季发酵,灼伤根系; - 施肥量比春季减少 1/3,防止养分过剩导致徒长。 |
修剪管理 |
1. 秋剪重点:疏除病弱枝、交叉枝、病虫枝,减少越冬病虫害基数; 2. 果树 / 花灌木:修剪过密枝,调整树冠结构,促进养分集中到枝干和根系; 3. 避免重剪:落叶苗木在叶片未落完前,仅轻剪,防止养分流失(叶片可回流养分至枝干)。 |
- 修剪后的病枝、虫枝需集中烧毁,不可堆放在园内; - 常绿苗木秋季修剪不宜过重,防止冬季水分蒸发过多导致枯梢。 |
病虫害防治 |
1. 清园消毒:落叶后(11 月),清理园内落叶、枯枝、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越冬病菌和虫卵; 2. 树干防护:树干涂白(生石灰 10 份 + 硫磺 1 份 + 水 40 份),防止冻害和野兔、老鼠啃咬,同时杀灭枝干上的越冬病菌(如流胶病); 3. 后期防治:对未落叶的苗木,若发现蚜虫、蚧壳虫,喷施 10% 吡虫啉 1500 倍液(低温前完成)。 |
- 涂白高度:乔木 1.2-1.5m,灌木 0.5-0.8m,涂白前清理树干上的老皮、青苔; - 清园后全园喷施 1 次 3 波美度石硫合剂,强化消毒效果。 |
其他管理 |
1. 防寒准备:对耐寒性差的苗木(如广玉兰、茶花),提前搭建防风障,或包裹树干(用草绳 + 塑料膜); 2. 苗木移植:10-11 月(落叶后、土壤封冻前)适合移植落叶乔木,带土球移植,栽后浇透定根水,回填土高出地面 10-15cm(防止冬季土壤下沉)。 |
- 防寒包裹物需在次年春季(3 月)气温回升后拆除,避免闷伤树皮; - 移植苗木需修剪部分枝条,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
四、冬季养护(12-2 月):休眠期,核心是 “防寒、保墒、防病虫害越冬”
冬季低温(北方低于 - 10℃)、干燥、多风,苗木生长停滞,养护重点在于保护根系和枝干,防止冻害、风干,同时抑制病虫害越冬。
养护环节 | 具体要点 | 注意事项 |
---|---|---|
水分管理 |
1. 保墒为主:若冬季无降水,每月浇 1 次 “小水”(仅湿润表层土壤),避免根系因干旱失水; 2. 忌浇水过多:土壤结冰后禁止浇水,防止根系结冰冻伤; 3. 积雪处理:大雪后及时清除树冠和树穴内的积雪,避免积雪融化后结冰,冻伤枝干和根系(尤其是常绿树,积雪压枝易导致枝条断裂)。 |
- 浇水需在晴天中午(10-14 点)进行,此时地温较高,水分易渗透; - 清除积雪时避免用力拉扯枝条,可用竹竿轻轻敲打积雪。 |
施肥管理 | 冬季苗木休眠,几乎不吸收养分,停止施肥,避免肥料在土壤中积累,灼伤休眠根系。 | - 若秋季未施越冬肥,且苗木长势较弱,可在土壤封冻前(12 月初)少量施腐熟有机肥,但需远离根系(距树干 2 倍胸径处)。 |
修剪管理 |
1. 休眠期修剪:适合落叶乔木(如杨树、柳树)和花灌木,进行重剪,调整树形(如定干、疏除大枝),剪去病虫枝、枯死枝; 2. 常绿苗木:仅轻剪枯死枝、病弱枝,避免重剪(冬季常绿苗木叶片仍进行光合作用,重剪易导致养分流失)。 |
- 修剪大枝(直径>5cm)时,需保留 “枝垫”(避免伤口过大),剪口涂抹愈合剂; - 修剪工具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
病虫害防治 |
1. 物理防治:人工刮除树干上的越冬虫卵(如蚧壳虫卵)、病斑(如腐烂病斑),刮后涂抹 5 波美度石硫合剂; 2. 诱杀成虫:在树干上绑草绳,引诱害虫(如美国白蛾、红蜘蛛)在草绳内越冬,次年春季(3 月)解下草绳烧毁; 3. 土壤消毒:对病虫害严重的园区,在土壤封冻前喷施 3% 辛硫磷颗粒剂,杀灭土壤中的越冬害虫(如地老虎、蛴螬)。 |
- 刮除病斑时需将病组织彻底清除(直至露出健康树皮),避免残留病菌; - 土壤消毒需均匀喷施,施后浅翻土(5-10cm),提高药效。 |
其他管理 |
1. 防寒加固: - 耐寒性差的苗木:继续加固防风障,或在根部堆土(高度 20-30cm),保护根系; - 新植苗木:检查支撑,防止大风导致苗木倒伏或支撑磨伤树皮; 2. 巡查维护:定期巡查苗木,及时清理折断的枝条,检查防寒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野兔、老鼠啃咬痕迹,及时投放驱避剂(如石灰粉)。 |
- 根部堆土需在次年春季(3 月)土壤解冻后扒开,避免根系缺氧; - 支撑与树干接触处需垫软布(如麻袋片),防止磨伤树皮。 |
总结:四季养护的核心逻辑
苗木养护的本质是 “顺应生长节律”—— 春季促生长(水、肥、防倒春寒),夏季保存活(防暑、控水、防病虫害),秋季储能量(养根、储肥、清园),冬季护基础(防寒、保墒、抑病虫)。不同苗木(如乔木 / 灌木、常绿 / 落叶、乡土 / 外来品种)的养护需求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品种特性调整细节,才能实现苗木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