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的花语象征及传说

   2017-10-30 苗业网本站原创1333
核心提示:桃花的花语是什么 桃花有哪些传说2017-07-3001收藏 桃花在古代便收到很多文人骚客的喜欢,那么桃花的花语是什么,又有什么关于桃花的传说呢?桃花又象征着什么?接下来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桃花的简介1、桃花,即桃树

桃花的花语象征及传说

桃花在古代便收到很多文人骚客的喜欢,那么桃花的花语是什么,又有什么关于桃花的传说呢?桃花又象征着什么?接下来就让我来告诉你桃花的花语象征及传说吧。

一、桃花的简介

1、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著名的品种有“四月白”、“五月鲜”、“六月团”、“七月红”、“八月寿”、“九月菊”、“雪里红”等。

2、桃花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还可制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经络、滋润皮肤的药用价值。桃的果实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桃木细密坚硬,可供雕刻用。

二、桃花的花语

1、桃花的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在中国,桃花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爱情两个字,人们常说桃花运,就是因为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有了桃花的祝福,相信你会很快拥有你自己的爱情。

2、花占卜:您很有自信,喜欢思考问题,对自己的前途有肯定的看法。由於您是个理智的人,在感情上不会有太多的花巧,这是因为您的心态仍未稳定?当找到心上人时,您会成为爱的俘虏。

3、花箴言:有竞争心才会有嫉妒。桃花不仅仅是爱情花,相对的桃花还会给人带来好运,是时来运转之花,而且桃木还可以刻成精美的饰物,也可辟邪。

三、桃花的象征

1、象征美好生活 在与桃花有关的传说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影响最为久远,其中描写道: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人雅士,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千古不朽的理想之境,不知激励和影响了多少代志士仁人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所以人们喜欢用桃花命名居所,如“桃花坞”、“桃花圃”、“桃花庵”等。

2、象征长寿《太清方》曰:“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神仙传》曰:“高丘公服桃胶而得仙。”桃实更被视为延年益寿之物,由此也就引发出许多如王母的蟠桃会等故事。所以桃子也就被称为“寿桃”。清末画家吴昌硕咏寿桃更为神奇,诗云:“灼灼之花,赪颜如中酒,一开三千年,结实大于斗。”  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到今民间还认为桃木制品可驱除鬼怪,辟邪。而桃则寓意长寿,给老年人祝寿,送上一盘寿桃,以表示祝老年人健康长寿。

3、象征学生、弟子由桃花与李花构成的春光,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自古以来被喻为学生、弟子。“桃李满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以歌颂老师的业绩。

四、桃花的传说:桃花的妖冶美艳在群芳之中是独树一帜的。早在《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描述。盛开的桃花热烈娇艳得仿佛随时会燃烧起来。作为春天和美丽的代名词,桃花自然不乏许多神奇美妙的传说。

传说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桃花诗就讲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崔护是唐朝的一介书生,他于一年的清明时节去郊外踏青,在一农舍旁偶遇一美貌少女,此时少女的面颊被院中盛开的桃花映衬得分外娇艳。崔护向这位少女要了一碗水喝,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过后却久久不能忘怀少女的美丽容颜。

第二年清明,崔护又来到少女所住农舍,却只见桃花不见美人,原来少女竟因思念他抑郁而逝了,崔护大痛。有位仙人感于此,让那少女复活了,成全了一桩美好姻缘。桃花遂成了这动人爱情的见证。

传说二、传说中的桃花神是息夫人。息夫人是春秋时期息侯的夫人,姓妫。楚文王灭息,虏回息侯夫妇,强娶息夫人为妻。息夫人情有独钟,不为楚文王权势所动。一天,她趁着文王出行打猎的机会,遛出宫外,与息侯见面,他们自知破镜难圆,就双双殉情自杀了。时值三月,桃花盛开,楚人便以息夫人为桃夫人,立祠以祀。一天,她趁着文王出行打猎的机会,遛出宫外,与息侯见面,他们自知破镜难圆,就双双殉情自杀了。时值三月,桃花盛开,楚人便以息夫人为桃夫人,立祠以祀。后人又升格封她为主宰桃花的女神。后人又升格封她为主宰...

传说中的桃花神是息夫人。息夫人是春秋时期息侯的夫人,姓妫。楚文王灭息,虏回息侯夫妇,强娶息夫人为妻,而息夫人情有独钟,不为楚文王权势所动。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