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7-01-23 花木佚名261
核心提示:香石竹叶斑病的防治方法香石竹叶斑病症状:发生在叶和茎上.偶尔发生在花蕾和花朵上。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产生淡绿色水渍状的小回斑,后变紫色。以后随着病斑扩大,病斑中央发生枯死,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圆形

香石竹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叶斑病是一种对香石竹危害很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植株催病轻者老叶泛黄枯萎,重者花朵畸形死亡。建议按照下述方法进行防治。要是所养香石竹受害严重,应该把病株拔掉焚毁再换新苗。栽培土壤按照每平方米浇灌的甲醛溶液100倍液30升的比例进行消毒。

在施了药的栽培土壤上盖一层塑料薄膜10天后除去,翻动数次,半个月后就能重新使用。最好选择花朵稍小、叶片较窄、植株挺实的品种来栽种。因为其抗病性相对来说强一些。在繁殖时,把以茁壮无病植株顶端剪下的插穗浸泡在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分钟,用清水略加冲洗即可进行扦插。

在管理中,注意少给植株喷水,防治病菌从气孔或伤口进入香石竹体内。施肥避免氮素过多,否则茎叶徒长易染此病。植株之间一定要保持适当距离,要给它们创造一个通风透气的环境,从而减轻这种病害的发生。

生长旺盛时期.应该间隔10天左右给植株喷洒一次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预防。摘心、剪叶、疏蕾、采花最好集中在施药前.这祥能够及时消毒植株伤口,可以大大减少此种易于传播的病害发生。在香石竹叶斑病发病严重的地方,必须实行两年一换地的轮作制度。

香石竹叶斑病症状:发生在叶和茎上.偶尔发生在花蕾和花朵上。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产生淡绿色水渍状的小回斑,后变紫色。以后随着病斑扩大,病斑中央发生枯死,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4-5毫米,有些品种的病斑边缘内部有紫色环。几个大病斑合并后呈大而不规则的死亡圈,最后斑点之间组织转黄和枯萎,整片叶子枯死,呈枯稻草色。在潮湿空气下,病区被一层黑色粉末状霉所覆盖,此为病菌的分生抱子和抱子梗。茎部多半在节上发生病斑,灰褐色,病斑最初只在外层组织及茎的一侧.但以后扩展到内部组织和环割茎秆,使上部枝叶枯死,并呈褐色干腐现象。其上的黑色霉层可存在很久,最后干枯的枝条呈稻草色。花蕾上的病斑圆形,黄褐色水渍状,甚至花瓣也可有黑褐色病斑和黑色霉层。

香石竹叶斑病防治方法

1、香石竹叶斑病园艺防治:从健康植株上选择无病插条,或使用组织培养健壮幼苗,防止初次侵染。提倡温室或遮棚栽培,夏季在温室中植株不喷药也可以保证不受侵染;露地栽培如搭上塑料棚架,透风、透光、避雨,也可减轻发病。茎顶育苗、瓦筒栽培、排水良好、避免在植株上方淋浇等措施也可减少发病。实行2年以上轮作,并选用抗病品种。

2、香石竹叶斑病的药剂防治: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摘芽、切花之后应立即喷药保护。可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80%代森锌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一800倍液,或其他杀菌剂,每10天喷1次。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