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毛虫的防治技术

   2017-01-27 苗业网佚名314
核心提示:天幕毛虫的防治技术——天幕毛虫又称梅毛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月季外,还危害多种蔷薇科花灌木及乔木。以幼虫危害嫩叶、嫩芽,在树枝或叶柄与枝间结网,虫体群集于网中。初孵化期,啃食叶肉造成穿孔,随生长分散

天幕毛虫的防治技术——天幕毛虫又称梅毛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月季外,还危害多种蔷薇科花灌木及乔木。以幼虫危害嫩叶、嫩芽,在树枝或叶柄与枝间结网,虫体群集于网中。初孵化期,啃食叶肉造成穿孔,随生长分散活动,夜间啃食叶片造成残缺,严重时整株叶片被食光,仅剩叶脉。为一些地区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

天幕毛虫幼虫体长可达毫米,灰蓝色,头灰黄色,具2个明显黑斑,背部具有橙、黑、白等纵向条纹,侧面为灰蓝色宽带,内有黑色横条带,腹部淡黄色,各节有黑色疏生软毛。成虫体长约30毫米,黄褐色,翅长可达45毫米,雄虫较小,前翅褐黄色,有两条褐色横线。蛹暗褐色,具疏毛。I年发生一代。4月下旬至5月危害。卵在枝干上越冬。

天幕毛虫防治方法:

1、发现虫体人工捕杀。

2、春季栽植时发现卵块,及时清除烧毁。

3、引进苗或植株加强检疫,不使带病虫害苗入场。

4、利用黑光灯捕杀成虫。

5、喷洒50%杀螟松乳油12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2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1800倍液,或杀灭菊醋乳油3000.4000倍液杀除。

6、附近地区有其它乔灌木同时发生危害时,应整体联合防治。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