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业网为大家描述山楂蠹虫的虫害防治方法,仅供参考!--山楂蠹虫是鞘翅目,长小蠢科。别名山楂蠹虫。分布在山西。寄主主要为山楂、柿。主要以成虫、幼虫蛀食成龄树的木质部,致隧道纵横交错,严重时深达根部,影响树势。
山楂蠹虫形态特征:山楂蠹虫成虫雌体长5.5-6mm,宽1.8mm,雄略小,长筒形棕褐色,鞘翅后端黑褐色。头宽短;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锤状6节。山楂蠹虫幼虫体长5-6mm,节间缢缩略弯曲,无足,体肥胖。头淡黄色,口器深褐色。
山楂蠹虫蛹长5-6mm,长筒形,乳白至褐色。
山楂蠹虫发生规律:山西年生2代,可以各虫态越冬,但以成、幼虫为主。3月中旬开始活动,发生期不整齐,成虫出树有3个高峰期:4月底-5月初;7月中旬-8月上旬;9月底-l0月上旬。以7月中旬-8月上旬发生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由越冬幼虫羽化的成虫和1代成虫组成,是分散传播及侵害新树的时期。11月中旬当气温o℃时均进入越冬态。
非越冬各虫态历期:山楂蠹虫成虫期50-60天,幼虫期23-28天,蛹期15-20天,卵期22-27天。成虫出树后绕树飞行或沿树干爬行,有假死性。成虫多从树体主干纵向死皮层凹沟处蛀入,蛀孔直径约1.5mm,圆形,蛀道水平和垂直交互向下蛀,可至根部。在蛀道末端常蛀有稍膨大的卵室,每室有15-20粒卵。初孵幼虫近三角形,经14-16天蜕皮后成为正常体形的幼虫,再经9-12天老熟,各自蛀蛹室化蛹。
山楂蠹虫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以减少发生。
2、成虫出树期用高浓度触杀剂喷洒树干成淋洗状态,毒杀成虫效果很好。可用菊酪类如敌杀死、功夫、灭扫利、速灭杀丁、天王星、氯氰菊酯等或常用有机磷农药如乐果、爱卡士、马拉硫磷等,均用2000倍,单用、混用或其复配剂有良好效果。对吉丁虫等枝干害虫有兼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