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芽枯病的防治方法

   2017-05-21 园林花木网互联网246
核心提示:油桐芽枯病的防治方法一、油桐芽枯病症状:油桐芽枯病危害3年桐先年顶芽。病芽鳞片先呈红褐色病斑,然后扩展,全芽变赤褐色水渍状腐烂,产生有粘性的液体,然后失水干枯。病害发生严重时,由顶芽向枝梢蔓延,病枝梢2

油桐芽枯病的防治方法

一、油桐芽枯病症状:油桐芽枯病危害3年桐先年顶芽。病芽鳞片先呈红褐色病斑,然后扩展,全芽变赤褐色水渍状腐烂,产生有粘性的液体,然后失水干枯。病害发生严重时,由顶芽向枝梢蔓延,病枝梢2~6厘米处皮层腐烂,失水绉缩,变紫褐色枯死。后期,在病芽表面产生一层灰绿色霉状物。

二、油桐芽枯病病原:

1、油桐芽枯病形态特征:油桐芽枯病由半知菌亚门中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Pers.)侵染所致。病菌分孢子梗更长,单枝或叉状分枝,顶端细胞如丝状或膨大成球形,球状细胞上生小梗,其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灰色,单孢,卵圆形或球形,聚生于小梗上成葡萄状,群体成灰色粉末。

2、油桐芽枯病形态学特征:油桐芽枯病病菌在8~18℃叶生长迅速,25~30℃培养下,病菌培养时易产生黑色米粒状菌核,抗逆性较强。

三、油桐芽枯病发生规律

1、越冬与传播:油桐芽枯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以分生孢子传播危害。

2、扩展与蔓延:油桐芽枯病一般3月上旬开始发生,3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病严重。7~8月趋向停止。9~11月,温度降低,雨水较多时,病害又出现高潮。11月下旬停止发病。

3、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苗圃地势低洼,苗木过密,发病重;温度低、雨水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四、油桐芽枯病防治方法

1、加强苗圃管理:注意排灌,适当间苗或打下叶,使其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2、减少侵染来源:剪除病部,消灭侵染源。

3、药剂防治:发病期间使用50%退菌特500倍液,50%托布津600倍液,25%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叶枯净400倍液,每隔15天喷洒1次,连续2次效果明显。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