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疮痂病的防治方法

   2017-07-01 苗业网佚名385
核心提示:石榴疮痂病的防治方法石榴疮痂病为害症状:病害学名:Sphaceloma punicae Bitanc.et Jenk.主要为害果实和花萼,病斑初呈水湿状,渐变为红褐色、紫褐色直至黑褐色,单个病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后期多斑融合

石榴疮痂病的防治方法

石榴疮痂病为害症状:病害学名:Sphaceloma punicae Bitanc.et Jenk.主要为害果实和花萼,病斑初呈水湿状,渐变为红褐色、紫褐色直至黑褐色,单个病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后期多斑融合成不规则疮痂状,粗糙,严重的龟裂,直径10- 30mm或更大。湿度大时,病斑内产生淡红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石榴疮痂病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盘暗色,近圆形,略凸起,大小54-120微米。分生孢子盘上排列紧密的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瓶梗型,大小8.4-25×2.3-2.8(微米)。分生孢子顶生,卵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透明,两端各生 1个透明油点,大小2.8-7.8×2.3-5(微米)。病组织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先在病组织上产生黄色小菌落,后扩至培养基上,圆形,中央凸起,10天后可产生酵母菌状分生孢子。

石榴疮痂病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春季气温高于15℃,多雨湿度大,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几天潜育又形成新病斑,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气温高于25℃病害趋于停滞,秋季阴雨连绵病害还会发生或流行。

石榴疮痂病的防治方法

1、发现病果及时摘除,减少初侵染源。

2、发病前对重病树喷洒10%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铲除剂。

3、花后及幼果期喷洒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调入苗木或接穗时要严格检疫。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