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2017-07-03 苗业网互联网413
核心提示:香石竹灰霉病的防治方法一、香石竹灰霉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花器、枝条和叶片。花蕾和花瓣染病初在边缘产生水渍状褐斑,后花瓣腐烂粘附在一起,湿度大时,病部布满灰色霉层,干燥时花瓣变褐干枯。采下来的切花如带菌

香石竹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一、香石竹灰霉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花器、枝条和叶片。花蕾和花瓣染病初在边缘产生水渍状褐斑,后花瓣腐烂粘附在一起,湿度大时,病部布满灰色霉层,干燥时花瓣变褐干枯。采下来的切花如带菌,只要条件适宜,贮运中该病仍继续扩展。叶片染病多在叶尖或叶缘处出现褐色水渍状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湿度高时也生灰霉。枝条染病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条形斑,出现茎腐,病部以上枝叶枯死。

二、香石竹灰霉病发病特点:病害学名:Sclerotinia futckeliana(de Bary)Fuck.病原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及分生孢子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灰霉病发病条件出现时,菌核萌发直接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3%且持续时间较长,花芽及花器很易染病。春季连阴天多或阴雨连绵、田间和棚室内湿度高,放风力度不够,湿度降不下来或湿气滞留易发病或流行成灾。此外贮运过程中,温度不稳定,引起湿度增大,并在花上结露时灰霉病发生也十分严重。

三、香石竹灰霉病防治方法:

1、采用高畦或小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法和用滴灌或膜下暗灌节水灌溉技术,浇水时间改在上午,浇水后适当提高棚温,降低湿度。

2、改进传统施肥方法,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香石竹常因浇水水流冲击叶片,引起病菌溅射扩散,因此不要从植株顶部浇水改在植株基部进行。

3、春秋两季温差较大,清晨棚室内湿度高,易结露,利于停留在植株表面的病菌孢子萌发,因此,当外界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应及时对大棚进行通风,以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使相对湿度低于93%,创造适于香石竹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灰霉病发生的小气候。

4、发病初期及时地、小心翼翼地把病花、病枝剪下放在塑料袋中携出田外,集中烧毁。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