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一、凤仙花根结线虫病为害症状:病害学名:Meloidogyneincognita(KofoidetWhite)Chitwood.凤仙花根结线虫病是南、北方普遍又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根部。线虫侵入侧根或须根后,形成很多大小不--的瘿瘤,初为黄白色,后变褐色,剖开瘿瘤内生梨状小线虫,即雌虫。受害植株生长缓慢,茎细株矮,叶片由上而下渐变苍白色失绿,叶缘向背卷,皱缩枯萎,花苞黄枯或不开放。
二、凤仙花根结线虫病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线虫雌雄异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X0.03~0.04(mm);雌成虫梨形,每头雌线虫可产卵300~800粒,雌虫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大小0.44-1.59x0.26-0.81mm
三、凤仙花根结线虫病发病特点:该虫多在土壤5-30cm处生存,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一般可存活1-3年,翌春条件适宜时,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出单细胞的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脱皮后孵出二龄幼虫,离开卵块的二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使根形成巨型细胞或虫瘿,或称根结。在生长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块,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在温室或塑料棚中单一种植几年后,导致寄主植物抗性衰退时,根结线虫可逐步成为优势种。南方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25-30cC,高于40℃、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
四、凤仙花根结线虫病流行动态:
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土壤湿度适合凤仙花生长,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雨季有利于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其为害砂土中常较粘土重,适宜土壤pH4-8。
五、凤仙花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有病苗的传人、传出,以免该病扩展、蔓延。
2、播种育苗或盆栽定植时,注意选用无病土。
3、用作育苗或定植的土壤,最好在高温季节翻晒2-3次,司消灭大量病原线虫。
4、用药剂消毒盆土。在盆土中挖穴或环状沟,每盆施人滴滴混剂5-lOmL原液,马上覆土压平,熏蒸半个月后再栽植花卉。也可用80%二氯异丙醚乳剂1000倍液,每盆施10-15mL,或80%二溴氯丙烷200-300倍液,每盆施400mL,方法同上。也可施用5%铁灭克颗粒剂,每平方米埋药1-3g,或浇灌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倍液,每株浇灌150-250mL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