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镰刀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7-07-09 苗业网佚名554
核心提示:鸡冠花枯萎病为害多种作物,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一、鸡冠花枯萎病为害症状:侵害茎和叶部。叶部受害,初呈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赤褐色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茎上病斑暗褐色,形状不规则,进一步扩展,导致茎秆

鸡冠花枯萎病为害多种作物,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一、鸡冠花枯萎病为害症状:侵害茎和叶部。叶部受害,初呈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赤褐色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茎上病斑暗褐色,形状不规则,进一步扩展,导致茎秆腐烂;茎基受害后,主秆倒伏,植株枯死。生长点被侵染造成黑褐色枯萎,即芽腐。

二、鸡冠花枯萎病病原菌形态特征:有性态称浆果赤霉(Gibberellabaccata(Wallr.)Sacc.),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态称砖红镰孢(FusariumlateritiumNees),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子座黑色,直径0.5~1mm,表面平展,为密集的子囊壳覆盖。子囊壳黑色,梨形至球形,175~265X140—227(um)。子囊圆柱形至弯曲,具一小柄,顶端圆形,单囊壁,内含4—8个孢子,65—80X8—11(um)。子囊孢子纺锤形、椭圆形或不等边椭圆形,壁光滑透明,多数具3分隔,大小13—18X5—8(um)。9.1ateritium分生孢子梗侧生2—4个小梗基,小梗基末端有1—3个单生圆柱形至瓶形小梗,10~30X2.5—4(u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直形、短或长的窄纺锥形,3—7个隔膜,顶端喙状,有足细胞。短而直以至弯曲的大型分生孢子具3—5个隔膜,有1短喙,22~48X3—4(um);长而直或镰刀形分生孢子,5~8个隔膜不明显,40—75X2。5~7(um)。小型分生孢子未见。厚垣孢子卵形至球形,7~10X7(um)。

三、鸡冠花枯萎病发病特点:以菌丝随病残体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植株。本菌是腐生性,病土、病肥及其它寄主均可为初侵染源。种子也可带菌传病。高温多湿易发病。

四、鸡冠花枯萎病流行动态:发病程度与气温、降雨量、降雨次数关系密切,气温25℃左右,连续几次降雨后,即见发病,且扩展迅速,为害严重。土壤排水不良,透气性差,发病重。

五、鸡冠花枯萎病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选择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壤土,或采用高畦栽培,以利排水。增施有机肥或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2、秋末冬初注意清除病残体,以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3、消毒土壤或换用新盆土。

4、不在病株上采种。

5、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900倍液或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黄必克lOOmL或防乐死40mL,也可用10%双效灵lOOg加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倍液喷雾,也可喷洒95%绿亨1号精品3500倍液或80%绿亨2号(多?福?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六、常用药剂:10%双效灵云大—120绿亨1号。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