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花花枯病如何防治

   2017-07-12 苗业网佚名467
核心提示:一、大丽花花枯病症状:花冠发病。在花瓣顶端的部分呈淡褐色,发生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接着在花瓣扩展,花瓣从发病处枯萎,逐渐变褐枯死。外侧花冠发病向内侧花冠发展,导致腐烂花瓣下垂。二、大丽花花枯病发病条件

一、大丽花花枯病症状:花冠发病。在花瓣顶端的部分呈淡褐色,发生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接着在花瓣扩展,花瓣从发病处枯萎,逐渐变褐枯死。外侧花冠发病向内侧花冠发展,导致腐烂花瓣下垂。

二、大丽花花枯病发病条件:病菌在5-25℃均可生长,而以20-25℃生长最适宜。秋季多雨和重瓣大型花发病重。

三、大丽花花枯病病原:Itersonilia perplexans Derx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锁霉属,花枯锁霉。病菌的菌丝易形成锁状联合,菌丝一些细胞形成小梗,着生不对称无色的芽孢子,有力地发射。病花残体上生存的病菌是病害的侵染来源。

四、大丽花花枯病防治方法

1、及时剪除并销毁病株。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发病初期,用必菌鲨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严重时期,用喷克菌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可以迅速控制病害。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