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花白绢病防治措施

   2017-07-13 苗业网佚名412
核心提示:一、大丽花白绢病症状:植株基部发生湿腐,初为褐黑色,以后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并形成油菜籽大小的菌核。二、大丽花白绢病病原: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菌丝白色,疏松或集结成线

一、大丽花白绢病症状:植株基部发生湿腐,初为褐黑色,以后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并形成油菜籽大小的菌核。

二、大丽花白绢病病原: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属半知菌亚门。菌丝白色,疏松或集结成线形而紧附于基物上,形成菌核,菌核小(直径0.5-1.0毫米)而齐整,初白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灰白色。

三、大丽花白绢病传染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和植株残体存活多年,从植株根颈部侵害寄主。病菌寄主广泛,鸢尾、兰花、芍药、除虫菊、桃、梨等也常被侵害,引起猝倒、根腐、基腐和果腐。

四、大丽花白绢病防治方法

1、拔除病株,将土壤中的菌核集中烧毁,在病穴撒布石灰,或填入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加新土100倍配成的毒土进行消毒。

2、发病初期,用必菌鲨800-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浇灌病株茎基部,隔7-10天再浇灌一次。发病严重时期,用喷克菌2000-3000倍液进行浇灌病株茎基部,每7-10天一次。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