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烂皮病防治方法及措施介绍

   2017-08-25 苗业网佚名915
核心提示:香樟烂皮病又名 香樟溃疡 、香樟腐皮病、香樟干腐病。每年4月上旬至5月期间以及9月下旬为病害发生高峰。至10月底,病害逐渐停止蔓延。该病蔓延比较快,尤其在干旱的环境下,植株迅速枯死,但长势较好的香樟一般不会

香樟烂皮病又名香樟溃疡、香樟腐皮病、香樟干腐病。每年4月上旬至5月期间以及9月下旬为病害发生高峰。至10月底,病害逐渐停止蔓延。该病蔓延比较快,尤其在干旱的环境下,植株迅速枯死,但长势较好的香樟一般不会发生该病。是一种全株性传染病,不仅为害小苗木,也能为害大树。主要发生于江苏、广东、陕西、云南、浙江、湖南、安徽等地。传播途径一般有伤口、病苗、病残体、昆虫、林事操作、气流、风雨等。病害一般会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感病的植株会呈现出树皮的脆化,脱落,整个树干或半边树干发黑,该病害会引起整株植株死亡,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香樟烂皮病主要防治措施:

1、设立苗木检验制度,绿化工程苗一律要检验合格后,才可定植。

2、药剂防治:对定植前已流行香樟烂皮病的地块,在定植前应选用10%克线丹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淋,用以防治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病菌传染和本土病菌的传染危害。

3、香樟烂皮病发病后,可选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淋或浇灌。对发病初期的香樟树体,还可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倍至100倍液涂抹其病部,一周内应连续用药3至4次。对病情特别严重的,应及时清除染病植株。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