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常绿乔木。其主干通直,高可达50m,是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由于香樟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等有毒气体的抗性强,因此是重点工程建设及城乡“四旁”、城市工厂绿化中部分地区的首选造林绿化树种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同时在工艺、化工、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育苗技术:香樟的育苗过程主要包括:种子的采收及贮藏、苗圃地的选择及整理、播种以及播种后的苗圃地管理。
(一)、种子的采收与贮藏:选择发育健壮、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树冠完整、无病虫害和机械伤害的3O~50年龄的优良单株作为香樟采种的母树。香樟种子一般在l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当香樟果实变黑、果皮变软时即可采收。用水浸搓采收的果实,并加入适量草木灰拌合均匀,浸泡3—5d后用清水将种子淘洗干净后晾干。一般1750kg鲜果实可以洗出500g纯种子,lkg种子有6800~7700粒(种子千粒重130~145g)。选用湿度为“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细泥砂对香樟种子进行砂藏。一般种子与砂的比例为1:2,后期定期检查砂床内的泥砂湿度,及时补充水分,有利于种子保存。
(二)、苗圃地的整理: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条件方便、无严重的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的地块建香樟苗圃地。应该在前一年冬季对苗圃地进行1次深耕。在3月上旬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苗圃地每667m施3O00kg堆肥、lOOkg饼肥、50kg磷肥、25kg复合肥作基肥,同时进行两犁两耙。苗床宽120cm、高10cm,中间稍隆起,步沟宽25cm左右,并在苗圃地四周深开排水沟。
(三)、播种:用1%~2%硫酸亚铁溶液350kg/667m2在播种前3d均匀喷洒苗床,以对土壤进行消毒。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将种子从砂床中筛出,然后浸泡在35℃左右的水中24h。播种量一般为12.5kg/667m2。用小条锄在整理好的苗床上开播种沟,沟间距25cm左右,沟宽5cm,沟底平整。将种子均匀地播在播种沟内,再用细火粪土或松木锯屑覆盖种子,厚度一般为1.5cm左右,在苗床上均匀覆盖除去杂草种子的稻草。
(四)、幼苗的田间管理:播种后20d左右,要经常查看种子的萌发情况,当大部分香樟幼苗出土即可揭去稻草。苗圃后期管理主要包括:松土、除草、问苗及肥水管理。间苗密度为45~50株/m,且分布均匀。追肥要由稀到浓、适时适量、多次少量、分期巧施,前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钾肥。5月上旬浇施复合肥5kg/667m2,6月上旬条施复合肥7.5kg/667m2,7月上旬条施复合肥lOkg/667m2,8月中旬施钾肥lOkg/667m2。天气干旱时可在施肥的同时辅以灌溉。一旦开始灌溉,就要一直持续,直到小苗不再需要灌溉时为止。8月以后还需加强苗木的田间管理,使苗木在寒冻到来之前能充分木质化,以提高抗寒能力,同时还要预防地下害虫。一般当年每667m2可产1.5~1.8万株Ⅰ、Ⅱ级香樟幼苗。
二、造林技术
(一)、规划整地:整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水、保水和蓄水性能,提高抗旱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矿物质的风化,从而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同时也能促进香樟小苗的生长,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
香樟规划造林地应选择土壤偏酸性地带。根据规划造林地的天然植被状况,采伐剩余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选择造林地的清理方式与方法。根据立地条件、造林方法及密度、经济条件确定整地方式、方法及整地规格。在造林前1年对造林地进行整地,以便于土壤受冻风化。若使用挖穴及开造林沟整地,则应在造林当年2月底完成穴及造林沟的回填,严禁将石头、杂草、灌木等回填到造林沟内,回填后的沟面要稍稍隆起。
(二)、植苗造林:应选择根系发达、侧根多、茎部挺直粗壮且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枝叶色泽正常、没有受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的优质香樟苗为造林用苗。香樟栽植密度一般为220株/667m2,植苗穴深30cm,株距为1.5m。香樟苗运到规划造林地后,应先将香樟苗根部打上粘稠的泥浆,再放入植苗穴中培土扶正。要先沿着回填的造林沟植苗,栽植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使栽植深浅适当、苗木根系舒展且与土壤接触紧密,最后再培一层松土,呈馒头型,用修枝剪沿土面将香樟苗剪断,并将剪除的部分插在香樟苗根部附近用于标记,以避免香樟苗萌芽时受到意外损伤。植苗造林的工序为起苗、分级、修剪、清点苗木数量、假植、运输和栽植。要保证造林成活率,就要尽量减少整个工序耗费的时间,避免香樟小苗因风吹日晒而导致失水死亡。
(三)、后期管理
1、抹芽植苗45d后,仔细观察香樟苗的萌发情况,发现萌芽要及时抹去(主要抹去离地面2/3处的嫩芽),以确保香樟幼苗能生长出良好的干形。
2、抚幼抚幼工作主要包括除草和松土。除草可以防止杂草争夺土壤养分和水分,导致香樟小苗生长不良,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香樟幼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松土可以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微生物活动,利于香樟根系的生长。所以植苗后要连续3年进行抚育,通常采用带抚与除草剂相结合的方法。造林第1年要进行3次抚育,第1次在5月进行1次带抚,锄深lOcm、带宽70cm;第2次在6~7月进行1次药抚;8~9月再安排1次带抚。以后每2年在5~6月进行1次药抚,8~9月进行1次带抚即可。也可以在香樟造林地进行间作,但妨碍香樟小苗生长的藤本作物和高秆作物除外,要以促进林木生长为前提,且间作作物与香樟小苗的间距不应小于30cm。
3、施肥在造林后的第2年4月下旬施20kg/667m2复合肥;在第3年的4月下旬施30kg/667m2复合肥。
4、灌溉香樟树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对于带土球的樟树苗边灌水,还要用铁棒或木棍搅动树穴周边的土壤,以便在水的作用下土壤能填满树穴周边。为进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还可在浇灌的水中加入生长素,以刺激新根生长。
5、虫害防治虫害主要为樟叶蜂,应早发现早防治。在造林后的第1年和第2年的4月中下旬和6月上中旬定期查看虫情,可用氯氰菊酯或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3年以后可用烟雾剂与氯氰菊酯进行烟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