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李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知识

   2018-05-30 花木花木820
核心提示:红叶李也被称为紫叶李,其叶常年紫红色,为著名的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背景。细菌性穿孔病是红叶李常见的一种病害,会极大的影响红叶李的生长,给我们造成不小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及时的进行防治。下面

红叶李也被称为紫叶李,其叶常年紫红色,为著名的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背景。细菌性穿孔病是红叶李常见的一种病害,会极大的影响红叶李的生长,给我们造成不小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及时的进行防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红叶李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知识。

危害症状: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周围有紫色晕环,之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有的多个病斑相连形成焦枯状大班,干燥脱落后形成大的穿孔,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枝条受害后形成溃疡,受害部位成暗紫色病斑,病斑上常发生大小不同程度的裂纹。

发生规律:一般由细菌引起,致病细菌在枝梢或病叶上越冬。来年春季借雨水或昆虫传播侵染。该菌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4℃至28℃,华北地区一般5月发病,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发病高峰期。严重时8月至九月份整理树的叶子都会千疮百孔、斑斑驳驳,影响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春季合理修剪,增加植株透风、透光性;注意防治蚜虫、草履蚧等刺吸式害虫,减少传染机率;春季发芽前可喷3度石硫合剂进行杀菌预防;发病期间喷95%细菌灵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效果较好。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