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红叶李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2019-07-12 苗业网佚名660
核心提示:北方红叶李无性繁殖栽培技术红叶李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喜湿,但不耐积水,栽种于干燥之处可正常生长,在低洼处种植则生长不良。红叶李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酸性沙质土壤,也能耐轻度

北方红叶李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红叶李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喜湿,但不耐积水,栽种于干燥之处可正常生长,在低洼处种植则生长不良。红叶李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酸性沙质土壤,也能耐轻度盐碱土。对于高校校园绿化和街边及小区美化都是理想的选择树种。在建立苗圃或选择栽植地点时,一定要确保地块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开潮湿、低洼的地块,切忌种植于背阴处和大树下,因为光照不足不仅使植株生长不良,还会使叶片发绿,失去观赏效果。

一、水肥管理

红叶李喜湿润环境,对于新栽植的树苗除浇好三次水外,4月、5月、6月、9月各浇1~2次透水。7月、8月降雨充沛,可不浇水,还应及时排水,防止水大烂根。11月上旬浇足、浇透封冻水。在第二年的管理中也应于3月初、4月、5月、6月、9月和11月中上旬各浇水一次。从第三年起只需每年早春和初冬浇足、浇透解冻水和封冻水即可。秋季要控制浇水,因为水大会引起枝条徒长,在冬季遭受冻害。

红叶李喜肥,除在栽植时在坑底施入适量腐熟发酵的肥外,以后每年在浇封冻水前可施入一些农家肥,可使植株生长旺盛,叶片鲜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红叶李虽然喜肥,但每年只需要在秋末是一次肥即可,而且要适量,如果施肥次数过多或施肥量过大,会使叶片颜色发暗而不鲜亮,降低观赏价值。

二、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一般用毛桃、山杏作砧木,李子、樱桃虽然也可以,但根据实验其成活率和适应性稍差。8~9月进行嫁接,嫁接太早容易引起流胶,因此适当晚接,可减轻流胶,促进成活。夏季没有来得及嫁接的或嫁接未成活的,可在春季萌芽前继续进行。在生长季选取树冠外围充实、健壮、无病虫害、直径为5~10毫米优质一年生枝条做接穗,去掉基部和梢部,剪去叶片,随采随接。

三、扦插技术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

(一)、扦插枝条的选择

红叶李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厘米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厘米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厘米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一定要锋利)。

(二)、插穗的处理

50~100个一捆。用生根粉A8T1号50毫克/千克溶液处理10~12个小时,或用萘乙酸50毫克/千克的溶液处理2小时后,拿出晾干后即可扦插。

(三)、扦插时间

由于各地区的落叶时间不同,扦插时间也不一致。一般掌握在秋季正常落叶达到50%以上时就是最佳扦插时间,一直到土壤封冻为止。

(四)、扦插密度和方法

株行距一般按5厘米×8厘米,每平方米约插200~300株。扦插时地膜不用揭除,隔着地膜下插,深度为插穗长的3/4。插好后地面要露出1~2个芽,插完后撒1厘米左右的一层碎土,以利于浇水后使插条与土壤密接。

(五)、扦插后的管理

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的,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光照:红叶李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四、后期养护

(一)、嫁接苗的养护

首先是翌年开春接芽萌动前一定要及时解绑,去掉砧木的萌蘖,以促进接芽萌发,并将砧木上的长枝及时抹除,仅留一个生长势强的主芽枝,以节约养分。其次生长期间要加强水肥管理,一般在生长季,视情况灌水3次,结合灌水,分次追施尿素,并每隔20~30天喷1次磷酸二氢钾以满足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要;最后中耕除草,灌水或雨后及时进行中耕,防止土壤板结。

(二)、移植苗的管理

移植红叶李以春季、秋季为主,尤以春季为好。春季裸根苗的定植成活率也能达到90%以上。若是在炎热的夏季或天气较冷时进行反季节栽植,则需带土坨,最好在土坨外再包裹无纺布、草绳和朔料袋,以保证土坨不散。现阶段在苗木市场上兴起一些用营养钵繁殖的容器苗,容器苗的成活率高,且任何季节均可栽植。在栽植过程中,需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施肥2~3次,对过长枝条进行修剪,同时剪除过密的弱枝、病枝和枯枝,形成圆整的树冠。

(三)、整形修剪

红叶李的特点是生长速度较快,萌芽力较强,修剪越频繁它的枝条萌发量越大,植株越茂密,因此绿篱和摸纹成为红叶李在东北绿化应用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实践证明,修剪温度:红叶李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易受到病菌侵染腐烂,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时,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则少喷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

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后的红叶李,一个长10厘米左右的枝条就能萌发出3~4个小枝,从而让植株更加茂密紧凑。在苗圃生产中,嫁接成活后要及时打尖,下部枝条保留20厘米高即可。如果打尖迟了,就不容易保证灌木上下都丰满。将其定植后最好立即进行平剪,一般是将80~100厘米的苗修至50~60厘米,这样可促进苗木成活并快速生长。造型球也要经常修剪,才可确保球冠丰满和叶片鲜艳。

五、红叶李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红叶李在园林绿化中有极广的用途,适应力强,在众多地方得以使用,可列植于街道、花坛、建筑物四周、公路两侧等。

(一)、孤植

选株形高大丰满的植株孤植于重要位置或视线的集中点,如入口的附近,庭院或草坪中,独立成景,并注意与周围景观的强烈对比,以取得“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可发挥景观的中心视点或引导视线的作用。

(二)、丛植

将红叶李和其它植物成丛地点缀于园林绿地中,既丰富了景观色彩,又活跃了园林气氛。如果与绿色树种丛植,均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1米高的黄杨球、3米高的红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这样的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三)、群植或片植

以红叶李为主要树种成群成片地种植,构成风景林,独特的叶色和姿态一年四季都很美丽。美化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绿色风景林。于广场周边,中央草坪,红叶李也是常用的庭院观赏树种,红叶李生长期非常干净,不产生生长垃圾。绿化效果当年看的见,见效快,成景周期短。红叶李耐耐污染的特性,使得它在道路绿化中,公路绿化中,可以大量使用。

(四)、庭院绿化

红叶李以叶色闻名,嫩叶鲜红,老叶紫红,春季花朵盛开,满树粉红泛白,在庭院中多植于路旁、池边、廊亭前后或与山石建筑相配,或在局部小景区散植各处,形成自然之趣的布置,与雪松、冬青配置,则红绿相映成趣。在庭院内道路两侧、建筑物、广场的入口及周边栽植,能起到美化装饰及引人注目的效果。

(五)、校园应用

校园风景区要求尽量大的绿化覆盖率,提高郁闭度,在某些景点、眺望点要有开阔的活动场地,留出适当的风景透视线。在校园山坡地及外围可视范围内选择速生树种红叶李,营造风景林、防护林,可丰富色彩变化,快速形成景观,以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美化校园。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