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吹绵蚧的防治方法

   2018-08-19 花卉花卉533
核心提示:月季吹绵蚧同翅目硕蚧科雌成虫桔红色,椭圆形长4-7毫米,背面隆起,体外披有白色而微带黄色的蜡质粉及絮状纤维,腹部后方有白色半卵形卵囊表有脊状隆起线15条,卵产于囊中。雄虫小而细长,桔红色,长约3毫米,有黑色

月季吹绵蚧同翅目硕蚧科雌成虫桔红色,椭圆形长4-7毫米,背面隆起,体外披有白色而微带黄色的蜡质粉及絮状纤维,腹部后方有白色半卵形卵囊表有脊状隆起线15条,卵产于囊中。雄虫小而细长,桔红色,长约3毫米,有黑色前翅一对。后翅为平衡棒。卵长椭圆形,密集于囊内,若虫椭圆形,桔红色或红褐色,背面覆盖淡黄色蜡粉。

月季吹绵蚧一年3-4代,以各种虫态过冬,每年4-5月发生量较多,温暖高湿有利于吹绵蚧大量发生。

月季吹绵蚧防治方法:

1、利用天敌:澳洲飘虫、大红飘虫、红缘飘虫等。

2、发生数量少时,人工捕杀或剪除虫枝。

3、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