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分布和危害及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白粉病的的分布与危害:白粉病分布在全国,主要危害玫瑰、月季、槐树等。
白粉病的的症状:主要发生在叶两面,叶面多于叶背,叶两面初现白色稀疏的粉斑,后不断增多,常融合成片,似绒毛状,严重的布满全叶,后期常现黑色小粒点,即病菌闭囊壳。
白粉病的的病原:uncinulasinensistai&wei称中国钩丝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叶两面生,以叶背为主,展生。子囊果散生或聚生,暗褐色,扁球形,大小90-120μm。附属丝10-20根,直或弯,长为75-160μm,是子囊果直径0.8-1.25倍。具子囊4-8个,近球形或不规则卵形,有短柄或无,大小48.3-55.9×38.1-43.2,有4-6个子囊孢子,短圆卵形,大小17.8-22.9×10.2-15.2。
白粉病的的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或芽鳞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使病害扩大。
白粉病的的防治方法
初期摘除病叶,秋季清除病叶。
喷洒50%硫磺胶悬剂30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