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的起源和发展,经理了一下几个时期:即起源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发展时期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形成时期(汉代至唐代)、成熟时期(唐代至明代)、盛行时期(明末至清初)、低谷时期(清末至民国)、复苏时期(新中国成立70年代)和发展变革兴盛时期(80年代迄今)。现分别阐述之。
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000年)已出现草本植物盆栽。殷商时代 石玩、玉雕很时兴。汉代中前期 木本植物盆栽和陶砚山水景工艺品已出现。形成时期:汉代末至魏晋南北朝 山水盆景已经形成。唐代中前期 树木盆景形成并传入日本,山水盆景成熟。成熟时期:唐末至宋代 树木盆景成熟,山水盆景盛行。元代 盆景转入小型化——“些子景”。明代中前期 盆景论著问世,流派始现,水旱盆景已见雏形(砚台式)。盛行时期:明末 “盆景”名词已出现,盆景艺术盛行与朝野,“扬派”已形成。清代中前期 盆景专著涌现,盆景形式多样,各地流派已经形成并盛行。低谷时期:清朝末期 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盆景日渐衰落。民国时期 政局动荡不安,军阀混战,国无宁日。加之帝国主义侵略,国土沦陷,人民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盆景艺术更加一落千丈。复苏时期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 国家日益兴盛,生活稳定,文艺繁荣。政府关心盆景事业发展,各地盆景艺术继承传统,创造革新,形成各地之风和流派,盆景艺术重新获得新生。文革十年动乱期间,百花凋零,盆景艺术,暂时冷落。发展变革时期:80年代至今是中国盆景获得大发展、大变革的兴盛期,其盛况空前。各地盆景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全国花卉博览会和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等全国性大型展览不断举办,国际盆景会议在北京召开,盆景的商品化生产和出口量不断扩大增加,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盆景艺术教育在大中专学校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