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457回复 0 原帖 2018-11-29 19:36

盆栽腊梅如何栽培管理

盆栽腊梅的栽培管理:盆栽时期宜在秋季进行,盆土应用园土50%、堆肥土30%、沙20%配合调制。盆栽后在初霜前(10月下旬)搬人室内,因为花蕾受冻后易造成落蕾。盆栽腊梅在第2年春天又可移到露地培养,秋季再移入盆内。北方盆栽要加强修剪,促进新枝更新,每2~3年换盆1次,换盆时应将老根用利刃修去1圈,以便重生新根。露地栽培:小苗可采用30cmX50em的株行距;2~3年生的中等苗可用50era×55cm。庭院内定植的大苗树穴直径应在60~70em,穴深40~50cm;穴底填放基肥(腐熟的厩肥或粪干),基肥上覆一层土,再将带有土球的腊梅放入填土,踩实浇水。

1、浇水腊梅比一般灌木耐旱,但在干旱季节也要补充水分,盆栽腊梅在春、秋两季,盆土不干不浇;夏季蒸发快,需水多,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水量视盆土干湿情况控制。7月份腊梅发芽分化时期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开花期间,土壤宜保持适度干旱,不宜浇水过多,否则造成落花。

2、施肥腊梅喜肥,但忌浓肥。一般在4~11月份每月追施液肥1次,肥料可用经过充分腐熟的饼肥水、蹄角水或人粪尿。6月下旬可增施追肥1次。

3、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腊梅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培养乔灌木树形,幼苗期选留一粗壮的枝条,不进行摘心而使其养成主干,当主干达到预期的高度后再摘心,促使分枝。当分枝达到25em后再摘心,使其形成树冠,基部萌发的枝条应随时抹芽剪除。培养丛状树形或盆栽的植株,幼苗期即行摘心,使其分枝和促使其基部萌枝。冠丛形成后,在休眠期进行壮枝打头(剪去嫩梢)、弱枝短截(留基部2~3个芽),同时清除冠丛内膛细枝、病枯枝、乱形枝。经过休眠期的修剪,再对当年的新枝在6月中旬进行1次摘心。

腊梅园艺造型一般在萌芽时动刀折整枝干,使之形成基本骨架。至5—6月份可用手扭折新枝。基本定型后,还要经常修剪,保持既定型式。此外,还可专门培养“疙瘩梅”、“悬枝梅”等奇特桩景。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