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PaulowniaSieb.etZucc.
一、泡桐的形态特征:泡桐树冠圆锥形、伞形或近圆柱形,幼时树皮平滑而具显著皮孔,老时纵裂;通常假二歧分枝,枝对生,常无顶芽;叶对生,心脏形至长卵状心脏形,基部心形,全缘、波状或3-5浅裂,在幼株中常具锯齿,多毛,无托叶。花3-5朵(最少1朵,最多8朵)成小聚伞花序,具总花梗或无;萼钟形或基部渐狭而为倒圆锥形,被毛;萼齿5,花冠大,紫色或白色,花冠管基部狭缩,花冠漏斗状钟形至管状漏斗形,腹部有两条纵褶(仅白花泡桐无明显纵褶),内面常有深紫色斑点,在纵褶隆起处黄色,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多少向后翻卷,下唇3裂,伸长;雄蕊4枚,二强,不伸出,花丝近基处扭卷,药叉分;花柱上端微弯,约与雄蕊等长,子房二室。蒴果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室背开裂,2裂或不完全4裂,果皮较薄或较厚而木质化;种子小而多,有膜质翅,具少量胚乳。
二、泡桐的生长习性:泡桐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疏松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在怕水淹、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地下水位不足2米时,生长也差。土壤pH以6~7.5为好。泡桐生长迅速,7~8年生即可成材。
三、泡桐的地理分布:泡桐共7种,均产中国,除东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有些地区正在引种。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挝也有分布,有些种类已在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引种栽培,主要用其木材。
四、泡桐的主要价值:该属的物种是经济价值大的速生树种,也是优良的绿化造林树种,有些种又适宜于农桐兼作,材质佳良,用途广泛,发展泡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价值。该属的物种为高大乔木,材质优良,轻而韧,具有很强的防潮隔热性能,耐酸耐腐,导音性好,不翘不裂,不被虫蛀,不易脱胶,纹理美观,油漆染色良好,易于加工,便于雕刻,在工农业上用途广泛。泡桐叶、花可作猪、羊饲料。在园林上,良好的绿化和行道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