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2401回复 0 原帖 2021-07-01 22:17

世界主要产竹国的竹子生产

世界主要产竹国的竹子生产

印度印度是除中国外竹林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有19属136种,最主要的竹种是牡竹(Dendrocalamusstrictus)竹林面积说法不一,有400万公顷或980万公顷的报导,但笔者1986年第一次赴印考察时所获“印度环境和林业部”的资料云:298万公顷。在考察时亦发现面积过大的报导,可能是因为重复计算或立竹很少的木竹混交林计算在内之故。

印度真正集约经营的竹林很少,天然竹林常采用四年一次的皆伐,故竹林生长很差,产量极低(约我国平均产量的四分之一强)。近10年内开始搞人工造竹林,主要是牡竹,利用处理后的造纸废水灌溉;亦有和抽木套种的农用林业模式林,但由于牡竹的前期生产大于抽木,故结果只见牡竹不见抽木,不可能合理利用空间,因此提出先植抽木3—5年后再将牡竹造人。总的来说人工竹林面积很少。

竹林在印度最大的用途是造纸,几乎80%以上的竹材占70%的全部机制造纸,但由于原料的越来越缺乏,该国已开始成立由国家和私营纸厂合股的造林公司开展竹林营造,产竹后按市价出售给纸厂。竹林在该国亦被用于箩筐等容器编制,由一批称“巴紫兹”(Basods)的部落村民专营,其它较为现代化的竹材利用是竹质胶合板制造,主要集中在北方邦,中央邦的一些较大城市的附近。但该国对食用笋的开发利用几乎不可见,亦无报导。

泰国有13属约50种竹子,面积为51万公顷。其竹材的利用有竹编胶合板、农具、竹编用具、工艺品和造纸等。但因原料短缺,80年代后期起几乎全部竹浆厂已关闭。该国竹子生产最有成效的方面为笋用林经营和笋产品加工。所用竹种为马来麻竹(D.asper),在其北方的清迈府可以见到面积达上100公顷、集约经营的大竹园;曼谷附近的帕拉钦布里府(Prachinburi)每年用主秆插育苗100万余株。供本省和北方栽植造林;泰国农业大学还在数年中采用组织培养育苗,每年达300多万株,直接将试管苗用空运给北方数省的农民用于造林,但由于试管苗的后期移植技术不易为农民掌握,而且用种子直接组培的苗木未经选择,后代分化极大,质量不高,故所造笋用林几首全部毁灭。这是我国在发展竹林生产中极应吸取的教训。泰国的笋加工产品非常发达,每年向欧洲、日本和美国出口的笋罐头达10几万吨,几乎占领了全部欧洲市场,是我国大陆和台湾产品出口的最强竞争对手。但是从1994年起,该国的马来麻竹几乎全部大面积开花死亡,笋产量降至零点。估计要恢复到原有水平至少还需5年。因此,这是我国发展笋用林生产的大好时机。特别是我国南方的丛生竹笋用林,因产品相当,宜尽快大量发展,以争取进入欧洲市场。同时,其它大型散生竹笋用林亦可发展以增加向日本和美国的出口数量。

日本有13属约230种竹子,面积达12.3万公顷,其中五月季竹(hyllostachysbambusoides)和毛竹(Ph.pubescens)共占了80%以上。其它在北海道有大量小型的赤竹属(Sasa)竹种分布,面积连片可达数万公顷,主要用于水土保持。本世纪70年代中期起由于五月季竹大面积开花死亡,日本人致力于毛竹的发展,现2个竹种的竹林各约有5万公顷。亦因日本的劳动力单价太高,虽然其科技先进,林分集约经营程度高,但在其经营目的上除了在京都附近和鹿儿岛尚有少量毛竹笋用林存在外,其它大部份移作水土保持园林绿化等用,不过竹产品加工利用的新技术开发研究仍很活跃。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由于藤类植物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竹子生产相对来说不如藤类生产。印尼约有25属60余种竹子,面积为6万公顷,竹林经营水平不高,主要竹种有马来麻竹,茨竹(Bambusablumeana),和巨竹属的一些竹种,竹材主要用于家俱、农具、编织工艺品和生活用具的制作。有趣的是同样的马来麻竹,在泰国个体不大,主要作为笋用林经营,而在印尼个体极为高大,直径可达20多厘米,高亦20余米,且只作林用经营。菲律宾则虽然竹种资源相当丰富(约12属55种),但竹林面积很少,不足1万1公顷。主要竹种为茨竹(B.blumeana)和巨竹属的一些竹种,多用于家俱制作,鱼栏和香蕉撑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精美竹家俱的制作,造型极美,工艺完善,价格可高达上1000美元一套。大量出口到欧洲,以意大利为集散地,因此在茨竹的繁殖方法(主枝高压),竹材干燥(自然气干+烘干)和防霉(传统的海水浸渍+药剂方面均很有特色。

其它国家如缅甸(217万公顷),孟加拉(51万公顷)和越南(28.7万公顷)等竹种资源相当丰富,面积亦很大,但利用上与邻国相似,竹林经营水平尚很低。只是越南近年来获瑞典、荷兰等世方国家资助较多,加工利用有较快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等亚洲乃至世界主要产竹国的10余次考察和访问。笔者以为竹子生产在其资源的丰富程度、经营加工利用技术的先进、人们的重视和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等诸多方面仍应推我国为首。但其它国家各有其自身的特色。

三、竹类研究国际组织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了(IDRC)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

联合国开发署(UNDP)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联合国环境署(UNEP)

美国农业部国际开发署(USAID)

英国海外开发署(ODA)

国际农用林业研究中心(ICRAF)

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

国际植物遗传研究所(IPGR)

国际热带林木改良计划(FORTIP/FAO)

专业性国际组织有:国际竹藤联络网(INBAT)、国际竹子学会联盟(IBA)。

第一个资助我国开展竹类研究且资助时间长、贡献大的国际组织应数IDRC。该组织原为加拿大的一个半官方机构,现已基本成为政府部门,从1982年起帮助我国建立了“竹类(中国)研究”,这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一个竹类研究项目,一直持续至今。经过10多年的努力收集了我国主要的散生竹种221种,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鞭生竹种园;结合竹林养分循环规律研究了竹林施肥及其集约经营技术,研究结果已在全国4个主要产竹省的上100万亩毛竹林中推广;对上100个竹种的抗寒性能,数十个主要经济竹种的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竹笋营养成分、竹笋加工技术、竹材防霉(腐)技术、新的繁殖技术、以竹子为主要成分的农林复合栽培技术等诸多方面开展了研究。有些内容已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并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因而相继获得有关省部和国家不同等级的奖励,有的内容则仍在继续之中,亦可望得到较好的结果。

ITTO和UNDP则对我国竹类研究的情报信息交流、数据库建立、国内国际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了长达数年的资助。UNDP关注的是竹林光合作用,虽然资助额度较小,但时间已在6年以上。

ODA、IPGRC、FORITIP对竹类植物的遗传改良特有兴趣,拟在今后在该方面与我国开展合作研究。

CIFOR和INBAR则对我国竹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市场、政策问题的研究给予了很大帮助,还开始了竹子在退化地改良方面作用的合作研究。

IFAD是一个资助强度很大的国际机构,我国亦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国,它除了资助合作研究项目外,还有专门用于支持生产发展的信贷(无息或低息)项目,最近在广州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其代表已有在今后帮助我国加强竹类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意向。

国际竹藤联络网(INBAR),它虽然是一个由IDRC和IFAD资助的新的专业性国际组织,但已支持我国开展竹子遗传改良,竹子用于退化地改良,竹业社会经济、国际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数年之久。该组织目前总部设于印度新德里,下设研究顾问委员会、秘书处和5个研究工作组(社会经济组;·情报信息、培训和技术转让研究组;生产技术研究组;产后加工技术和利用研究组;生物多样性和基因保存储究组。我国现有代表参与了顾委会和大多数研究工作组的工作,承担了一定的职务。经过数年的考察,该组织认识到中国是它建立新总部的最佳场所,希望搬迁到我国广州来。这一意想已获得其资助组织IDRC和IFAD的支持,并得到了我国国家科委和林业部的批准。现我国政府已委派中国林科院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专门协助该组织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一旦此项任务得以完成,届时INBAR将成为第一个将总部建立在中国的国际组织。相信这对我国竹子生产、科研的进一步发展会带来好处。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