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残竹林的更新
竹林经长期采伐利用后,地下老鞭、蔸来不及腐烂,充塞林地,妨碍新鞭、蔸生长。据调查,老残竹林的土壤中有50%以上的老鞭、蔸来,来不及腐烂,妨碍新鞭、蔸生长。
有些地方,砍伐过度,竹林稀疏,杂灌木繁茂,新竹产量逐年下降。对这类竹林应采取更新措施,恢复竹林结构,提高产量
1、封山育竹
恢复竹林结构,提高竹林立竹度。毛竹林每1,000m2为150株以下的老残毛竹林,应封山育竹。主要措施有:
护笋养竹,严禁挖冬笋、春笋、鞭笋;
劈山抚育,砍除杂、灌木;严禁砍伐竹子。
及时砍除林内的杂灌木。
2、垦复竹林
一般用全面垦复或带状垦复的方法,促进竹林更新。
全面垦复应在冬季或夏季进行,深翻林地30cm左右,除去竹林土壤中的残蔸、老鞭、石块等,保留健壮竹鞭。
带状垦复要在竹林中滑等高线区划垦复带。垦复带宽度:毛竹林带宽5~7m,刚、淡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类带宽3~5m。然后顺山坡方向,自下而上按1、2、3、4…,编好带序号码。
第1年冬季在1、4、7…带上,用山锄深翻林地,除去竹林上壤中的残蔸、老鞭、树根、石块等,保留健壮竹鞭;
第2年冬季,在2、3、小·一带土垦复;
第3年冬季再垦复3、4、9…带。
经过3年,全林垦复1次。以后每1年劈山1次,5~6年后,竹林就可复壮更新。
3、施肥
在有条件的地区,全垦竹林时,混施一些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嫩柴草、垃圾、塘泥等),对来年促进竹鞭发笋和新竹生长,效果更好。
荒芜竹林的更新
在交通不便地区,竹林长期没有抚育,竹木混生,产量极低。荒芜竹林生产潜力很大,只要清除妨碍新鞭、蔸生长的杂灌木,加强抚育更新,就能大幅度增产。
(一)砍除杂木,促进更新
荒芜竹林中,常常混生各种杂木,妨碍竹子生长。因此,必须政除杂木,促进竹林更新。
如竹林混生杂本小于30%,砍除杂木工作可以一次完成;杂木较多,则伐木应在3~5年内分期完成。务使杂术逐年减少,竹子逐年增多。
伐木季节最好在秋冬进行。伐木时应尽量防止压伤竹子。伐木枝叶留于林内,腐烂为肥。
(二)皆伐更新
皆伐更新,就是将竹林中的大小竹株及混生树木全部伐去,清理林地后重新造林或利用鞭蔸恢复竹林。皆伐更新可分为全林皆伐更新和带状皆伐更新两种。前者多用于重新造林,后者多用于鞭蔸恢复造林。
1、全林皆伐更新
包括采伐竹木、清理迹地、整地、栽竹或促进竹子的鞭蔸更新等工作。采伐竹木最好在秋、冬季进行。
清理迹地最好在早春进行。将采伐剩余物收集成堆或平铺林地,开好防火线,选择下雨前或傍晚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天气,放火炼山。经过炼山清理的采伐迹地,就可整地栽竹。
如荒芜竹木混交林中竹子较多,地下系统健全,全林皆伐炼山清理后,只要加以抚育(劈山)促进,利用鞭蔸也能更新成竹林6全面皆伐更新方法简便,施工容易,采伐的竹木搬运方便,成本低廉。但是,全面皆伐后,林地裸露,土壤易干燥;幼竹失去母竹和树木保护,易受风折危害。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可采用带状皆伐。
2、带状皆伐更新
包括伐区区划、采伐竹清理迹地和促进更新等工作。
(1)、伐区区划二将要更新的林区按5~10m宽区划成若干采伐带。采伐带的方向,在坡地应垂直干等高线,平地应垂直于林道,以便于集材和运村。采伐带区划后,要按顺序编号。
采伐竹木伐区区划编号后就可按顺序分期采伐竹木。一般竹木混交林采伐木分4年完成:
第1年采伐第1、5、9一号采伐带;
第2年采伐2、6、10··号采伐带;
第3年采伐3、7、9…号采伐带;
第4年采伐4、8、12…号采伐带。
采伐竹木最好在秋、冬季进行。在第2、3、4年伐木和集材时,要防止损伤附近已更新的竹子。
(2)、清理迹地:将采伐的剩余物平铺于采伐迹地上,使其腐烂作肥料,同时还能保护林地,防止水分蒸发,有利新竹生长。
(3)、促进更新:竹木混交林经采伐竹木和清理迹地后,来年春、夏季林地中的竹子鞭蔸就会出笋成竹。为了促进竹子更新,每年要劈山1次。
有条件的地方,秋、冬季节组织劳力挖出新带内的大树蔸和老死鞭蔸。在低洼地区要开好排水沟,以利新竹、鞭生长。
在采伐更新带上,若新竹不均匀,应该进行补植或松土扩鞭。补植应在春季进行。补植用的母竹,可以就地挖取.移植到新竹稀疏的地方。
在新竹稀疏的地方松土,引诱附近竹鞭蔓延过来,来年就会长出较多的新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坡度较小的林地,进行松土、施肥,促进新竹生长。